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一百八十六章 制度上的创新 (第1/3页)
弘历把自己这样做的理由说成是支持雍正的新政,雍正听后自然满意地点首。
“佛标给我来了密折,说你这磷肥的确让热河的冬小麦长势明显提升不少。”
雍正为此主动提起了热河都统佛标给他上密折的事。
弘历回道:“这是因为热河一带,土质的确碱性重,所以更需要这种磷肥。”
雍正点首:“既然助农,价格别定太高,薄利多销为好。”
“嗻!”
弘历应了一声。
他原也没想借机贪图暴利。
接着,弘历就去了东书房,开始见习政事。
且说,自陆进贤被罢黜后,李卫在江苏推广摊丁入亩的国策很是顺利,已没再告任何江南官员的状。
只是,李卫有提到江南士绅在地方为能够包揽税赋而抵制他用养廉银增雇书手税丁的事。
所以,李卫请旨准予其对擅自包揽税银的江南士绅予以处置。
弘历清楚,地方士绅很喜欢包揽基层许多权力,诸如包揽税赋、包揽词讼之类。
这里面,固然有百姓不愿意直接跟官府打交道,而更喜欢先跟当地有名望的士绅交接,再通过士绅与官府接触,而实现顺利缴纳税赋、解决官民纠纷等原因。
但这也的确方便地方士绅从中偷税肥己,隔断朝廷官府和百姓的交流,进而把持基层动员民众的权力。
所以,李卫这种积极做事的官员,在有了一年上万的养廉银后,就难免会忍不住要拿这笔钱去加强自己在地方的统治权,而雇佣更多书手税丁,进而直接绕开士绅,去向百姓征税,以达到士绅不能让逃税的目的。
当然!
养廉银制度推行后,李卫能控制的养廉银也不只他自己的上万养廉银,还有他属下官员的养廉银。
因为,从布政使到知县都有规模不等的养廉银。
这加起来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足够李卫联合同僚在江南地区雇佣上万税差,而绕过士绅做事了。
何况,江南的确最不缺的就是能写会算的寒门读书人。
弘历对于李卫这种加强朝廷在地方统治权的行为自然是赞成的,也就在见习政事时,对其所奏之事予以准允,禁止士绅擅自包揽税赋、包揽词讼等事。
另外,浙江巡抚法海近来上奏,他已与番商谈好一百万斤的洋铜的订购。
只是,他不放心把这一百万斤洋铜的生意交给他人,决定亲自督办,但这样一来也就耽误在浙江推行摊丁入亩的事,也就请旨暂缓。
弘历知道,法海这是不放心民籍汉官,担心汉官会为了大户利益,让洋铜的买卖出现差池。
可天下民籍汉官多于八旗官员是事实,这是人口结构决定的,即便朝廷能用旗人就优先旗人,但也不可能真的不依靠民籍汉官做事。
所以,弘历也就批评了法海这一行为,责怪他不知道主动想办法在制度上进行创新。
弘历为此提出了自己的办法,让法海可以请旨按需求调用候补官员,且在具体的一差遣上,在安排一官员时,同时委派两三个候补官员为第一第二顺位的待用官员,让这待用官员监督负责这事的现任官员。
只要负责这事的现任官员操守过分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