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76章 爱财,但更爱国 (第2/3页)
了。
一个小型厂家就要两百万……
这要是销量不行,就真真打了水漂。
“有资料的话我看看,说实话这笔投资我得慎重考虑。”
杜文并不着急,无论哪个年代一两百万的投资都不是笔小数目,而在这个年代,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他之所以选定孟月仙,是因为看到了报纸上的报道。
深市突然崛起的民营企业家,各个行业全面开花,从她的产业看来,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普通女人,他必须得试试。
他笑着起身,“那我就先告辞,有不太明白的地方尽管问我,我随时都有时间。”
“好的。”
孟月仙送走杜文,拿起桌上的资料看个不停。
当晚她就拿着资料直奔傅淮川家。
她虽然搞不清楚傅淮川的研究方向,可外国的新技术他一定比自己清楚。
傅淮川一开始还惊喜孟月仙的突然造访,后面发现孟月仙是为了手上的资料而来,也只是气了一下,就迅速被孟月仙哄好。
一桌久违的饭菜,吃得傅淮川很满足。
可孟月仙等不到吃完饭,在饭桌上就这个生产线展开讨论。
“国产的情况对方说的都是实话,价格虽然只有几万,可效率也就跟价值匹配,目前我国的技术水平只能达到如此。”傅淮川大致翻看了下那些资料。
孟月仙本来还抱着一丝幻想,这下认清现实了。
贵,但是必要。
“我们现在的研究方向是速冻这一块,国产用普通隧道式冻结,需要3-6小时才能冻透,冰晶是从内部慢慢长大,解冻后的问题很大,虽然没冻过饺子,可肉类都会发生颜色质地的改变。”
孟月仙虽然听不太懂专业名词,可能听出大概的意思,那就是不太行。
傅淮川接着说道。
“而国外的技术是‘急冻隧道’,通过-35c至-40c的强冷空气快速循环,仅需30-60分钟完全冻结,减少细胞破损,解冻后不会产生太大的质变。”
“还有分拣,你看他的资料上写明,生产线配套恒温车间,温度、湿度恒定,冻结后直接进入全自动低温分拣线,国产是依赖于人工分拣,忽冷忽热,你的饺子就会结霜、粘连、部分质变。”
傅淮川放下筷子,拿着资料跟孟月仙解释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