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二章 九月南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二章 九月南京 (第2/3页)

觉。每个房间里,按正常的现在办公室配置,人员到齐按需要再补齐。现在弄个厢式饮水机,一套茶具和茶叶,在这里的人能随时喝一口。

    交代完后,来人着手工作去了,转过身同廖大伟说:“[781]现在是筹建阶段,这里是临时的,离这儿不远是筹建施工的住地。我们住在同一个小区的公寓里,给你分配了三室一厅中型住房;如果生活工作中有什么需要,在合理的范围内基本都能满足。比如说,每位科研人员配辆汽车,不会开车还给配司机。像子女就学就业了,家里有人看病医疗了,总之事无巨细,让科研人员安下心来搞科研。

    廖大伟问:“把我要到这里来,到底是怎么回事?”

    郝秋岩说:“[781]的工作,有种逆鳞的味道,在中国科学届,我没有你熟悉的人多。目前[781]是筹备阶段,”他把自己的设想详细说了一遍,然后说,“这里还需要人手,帮我推荐几位。”

    “我考虑一下”,廖大伟用笔写下来:向景兰,中科院声学研究所;左海宇,中科院光电研究所;董青,中科院电子学研究所。郝秋岩说:“先把四梁八柱确定下来,按各自的领域组建自己的科研团队。”廖大伟说:“好,天文部我来组建。”

    ……

    出于关心,郝秋岩把傅玉姝从北京调到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执行[781]星际空间目标的监视行动。在南京离常州父母近,这样,自己的内心也会舒坦些。米棣被UFO掠走,生死未卜,让活在世上的亲人承担心理上的折磨。

    孤独地望着午夜的太空,让郝秋岩陷入夜不能寐的思绪旋涡中。所幸走上街头,此时的地铁站还未停运,门开着,灯也亮着,没有白天人来人往那样热闹。车厢里稀稀落落的坐着晚归的人,大多都是低头看着手机;偶尔张望一下,发现还没到站,便又继续埋头盯着方寸大小的屏幕。

    完全是夜游神路数,走到哪里算哪里,坐了一段时间,就随意地下车了。地铁站门口停满了摆列整齐的共享单车,附近的公交站台有几个人在等待着回家的夜班车。他们背着包齐刷刷地盯着一个方向,那是车来的方向,也是家的方向。有的人实在等不及要回家,干脆选择了共享单车,从急切的表情里能够看出,真的很想早点回去。

    也许只有在这样的时刻,才能体会灯火阑珊后的孤独吧。不经意间,发现一只正在翻垃圾桶的流浪狗,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