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32、搅乱英国文坛与被玩弄的狄更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232、搅乱英国文坛与被玩弄的狄更斯 (第2/3页)

什么呢?虚度光阴吗?

    而且话又说回来了,这真的合理吗?

    不管合不合理,总之米哈伊尔已经轻飘飘地打出了一副并不复杂的牌,但英国的作家们左看看右看看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请谁过来镇压.

    只能说米哈伊尔拿出来的这两篇还是有点小超标了,而与此同时,比起同一时期群星璀璨的巴黎,英国文坛这边的阵容还可以,但似乎也没有太过厉害的人物,在短篇领域就更是如此了。

    英国文坛在短暂的寂静了一阵子后,许多人便不得不重新考虑起了他们应当如何对待米哈伊尔,没办法,本来以为就是个臭外国的,结果谁知道他一张嘴便是正宗的牛津腔!而且说不定比他们有些本地人还要正宗!

    这样一来,该吸纳还是该继续排斥就是一个需要值得考虑的问题了。

    这件事对于英国的评论界来说也同样如此,由于米哈伊尔初来乍到,大部分评论家依旧持有一种保守的态度,刊登在《泰晤士报》以及其它很多报纸上的报道便是证明。

    不过与此同时,一些具有文化修养和操守的评论家们还是突破了一些外在的考量和偏见,而是直接将目光聚焦于作品本身,这样一来,以这两篇的质量,他们的评价就不可能低。

    在这其中,有的评论家不知道是跟狄更斯接下来有竞争关系还是受到了什么人的指使,直接就在报纸上玩了波大的,不仅将米哈伊尔的圣诞图书和狄更斯的圣诞图书做了对比,甚至还直接评价道:

    “一个过早老去的天才所说的胡话显然已经连一个外国年轻人都比不上了!”

    潜意思无非就是狄更斯你已经不行了,根本配不上你在英国的名声和地位,快下来吧!

    虽然像这样的声音微弱的可以忽略不计,并且根本不用狄更斯作出什么回应,他的朋友以及其他评论家就开始反对这种“荒唐的论调”了。

    但说实话,狄更斯如果看到这样的言论应该不会好受,毕竟像他这样成名已久的人,怎么突然就被人拿来跟新人比较了.

    而在通过报纸了解了一下伦敦文化界的纷纷扰扰之后,米哈伊尔稍稍思考了一阵,便决定正式开启自己在伦敦的社交活动,至于第一站,那肯定还是米哈伊尔熟的不能再熟的狄更斯老师。

    就这样,米哈伊尔找中间人递上了一封表达拜访意愿的信件,而狄更斯也并未拒绝这件事,很快就答应了下来。

    于是乎,就在这普通的一天,米哈伊尔正准备前往狄更斯的家中。

    而在去往狄更斯家的途中,米哈伊尔还按照他的出版商艾略特的书信去了出版商一趟。

    出版商艾略特让米哈伊尔过来显然是为了告知他一个好消息,米哈伊尔才刚到不久便听到了艾略特兴奋的声音:“米哈伊尔先生,经过这些天的口口相传以及报纸上的那些评论,您的圣诞图书每天的销量不仅没有减少,反倒是在稳步增长,连除伦敦外的其它地方都有人想看这本书!

    我估计您的书马上就要再版了。”

    “这样啊。”

    对于这个消息,米哈伊尔并没有太大的反应,只是随意地摆了摆手道:“好,我知道了,有些事情就交给你了,我先走了。”

    出版商艾略特:“?”

    第一次用英语写作就能有这样的销量和反响,他难道就一点都不震惊吗?

    真不愧是叱咤俄法两国的米哈伊尔先生.

    就在出版商艾略特暗暗心惊的时候,米哈伊尔却是已经拍拍屁股走人了。

    而在剩下的这段路程,米哈伊尔倒是也稍稍回忆了一下狄更斯的生平以及他在这一时期的性格。

    简单来说,狄更斯家原本的条件其实还算马马虎虎,他的父亲是海军军需部的一个小职员,收入一般的同时还有八个孩子。

    虽然他们一家人过得不宽裕,但前面至少还维持着一种表面的体面生活,只可惜在狄更斯十岁那年,他们家的债务彻底爆炸了,他的父亲锒铛入狱,而狄更斯则不得不千方百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