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25、服从、危机与尚未可知的一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225、服从、危机与尚未可知的一切 (第2/3页)

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在统治期间,他出了一个公式,即“专制、东正教和民族性是俄国立足的三大支柱”。

    这一发明的伟大之处在于赐予了惯于顺从的俄罗斯民众一个必要的信念——伟大的自豪感。

    在农奴国家里,农奴可以被随意买卖,还可以被当作赌注。但现在,农奴国家却被称为文明的巅峰。无数的著作都在描写腐朽过时的欧洲行将崩溃,只有俄国能能够用新鲜的血液来拯救它。

    就像这一时期的俄国自由主义杂志《望远镜》,它的编辑纳杰日金便吹捧“我们俄罗斯拳头的力量”,并将其与欧洲弱小的拳头做对比。而每日遭受鞭打的数百万农奴恰恰印证了它的力量

    那么米哈伊尔在巴黎的故事的优越性在哪里呢?

    那就是在某种程度上,米哈伊尔真的赢了!并且还有巴黎的报纸的亲自认证!

    于是当第一波消息到来并在圣彼得堡引起轰动之后,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有太多太多的人都在等待着来自国外的消息,而随着后面一波又一波消息的传来,即便米哈伊尔如今并不在圣彼得堡,但这些消息却是对米哈伊尔在俄国的产业和朋友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就像是今天这个普通的日子,当涅克拉索夫一如既往地走进《现代人》的编辑部时,他很快就收到了这样的消息:

    “涅克拉索夫先生,我们今天又收到了一大堆的信,大部分依旧是写给米哈伊尔先生的,有的信似乎是从很远的地方寄过来的。而剩下的信大部分都是希望我们能赶紧推出新的连载.”

    “老样子,放进米哈伊尔的办公室吧。”

    “可是米哈伊尔先生的办公室似乎已经没有太多空间了”

    涅克拉索夫:“.”

    正当涅克拉索夫开始思考怎么处理这件事的时候,他很快就又收到了一个消息:

    “涅克拉索夫先生,我们杂志的订户数量又增加了,您该联系印刷厂让他们再多印一点了。”

    “我知道了。”

    在最开始面对这样的消息的时候,涅克拉索夫还是很兴奋的,但事到如今,涅克拉索夫真的已经见怪不怪了。

    毕竟有些事情显而易见,米哈伊尔在法国取得成功的最大受益者便是《现代人》杂志,而自从那些消息传回俄国后,涅克拉索夫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能好好休息过了,为此他甚至都没有力气向帕纳耶夫的老婆帕纳耶娃献殷勤了

    米哈伊尔你可真是害苦了我啊!

    正当涅克拉索夫叹着气准备开始工作的时候,他就又收到了一个消息:

    “对了,克拉耶夫斯基先生又来邀请您去他那里做客了,您看应该如何回复他。”

    涅克拉索夫:“.”

    作为《现代人》杂志的老对手,《祖国纪事》的老板克拉耶夫斯基可以说自从《现代人》出现后,就一直致力于给《现代人》添堵,即便已经输了米哈伊尔好几次他也依旧初心不改。

    可是就在最近,克拉耶夫斯基的一些行动无疑说明他已经动摇了.

    只能说,这就是洋大人的力量!

    涅克拉索夫在暗自感慨克拉耶夫斯基的动摇的时候,《现代人》的另一位成员,即审查官亚历山大·尼基千科,此时此刻也正在审查下一期《现代人》杂志的稿件。

    而看着看着,他的额头就稍稍冒出了一些细汗.

    坦白说,作为俄国的审查官,尼基千科其实是那种愿意“偷偷帮文学一把”的人,即在审查的时候稍微放宽松一点,为此他此前已经不止一次被关到禁闭室里。

    但是最近这段时间的话,即便尼基千科又偷偷放松了一点对《现代人》的审查力度,结果却是无事发生,他的上级竟然呈现出了一副诡异的静默的姿态。

    与此同时,关于尼基千科最近审查文章时的状态,差不多就是每当他因为尺度想要退缩的时候,只要一想到正在法国叱咤风云的米哈伊尔,他竟也忍不住挺起了胸膛,然后便把一些稍微有一点争议的文章给通过了.

    今天同样也不例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