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枪、决斗与娜佳 (第2/3页)
尔多少也是比划了两下子,如果不是场合不对,或许还真能来一发试试手感。
而屠格涅夫在一旁看着米哈伊尔这么比划还真觉得有点惊奇,只因米哈伊尔的动作什么的在他看来其实挺标准的,并没有犯一些新手经常会犯的错误,这样一来,说不定米哈伊尔学起来真的会挺快的。
想到这一茬,屠格涅夫又从腰间掏出一把手枪,然后张嘴就介绍道:“瞧瞧这个,奥地利曼利夏产的火帽手枪,受潮概率低,击发更可靠,哑火的概率很低,有了它以后就算是跟人决斗米哈伊尔你也无需害怕了!”
米哈伊尔:“?”
牢大快乐枪是吧?
说起决斗这一块,其实并非俄罗斯固有的传统习惯,这一行为最早是欧洲中世纪骑士精神的一种转变,后来逐渐在英法德等国家流行开来,等到传入俄国之后,在最开始的时候,彼得大帝严令禁止决斗,倘若被发现之后便直接处死而且还要没收他们的财产。
等到了叶卡捷琳娜大帝时期,虽然处罚依旧严厉,但在贵族中还是屡禁不止,等到了后来的亚历山大一世和尼古拉一世时期,对于决斗的惩罚就变轻了许多,大多数时候都只是降级。
正因如此,决斗的风气可谓是愈演愈烈,牢大普希金就是一个决斗的爱好者,曾先后卷入29次各式各样、各种场合的决斗,还将其中一次经历写成了一篇短篇《射击》。
至于这次经历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1822年时普希金本人跟一个叫佐波夫的军官决斗。当对手向他开枪时,普希金正捧了一把樱桃当早饭吃。佐波夫首先开枪,没有射中。普希金没有开枪就走了,也没有跟对手讲和。
只能说牢大普希金有时候也确实挺能装逼的,咳咳.
决斗的规则并不复杂,找一位公证人,然后设定距离,普通冲突20到25步,约15到19米,从而降低命中率以体现公平,深仇大恨则只有十二步甚至十步,大约九米,这个距离的话近乎必死,接着便是通过抓阄决定谁先开枪或双方喊“一二三”同时射击。
规则米哈伊尔是知道的,但就像他此时此刻接过屠格涅夫递过来的手枪然后说的那样:“我应该不会轻易跟人决斗,即便有必胜的把握,也很难说这是一种明智的举动。”
“我赞同你的话米哈伊尔。”
听到米哈伊尔这么说的屠格涅夫也忍不住点了点头道:“而且像我们这样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