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第3/3页)
连那八门金锁阵也被他轻易击破。依我之见,刘备军中必定有能人异士,为其出谋划策啊。”
——“刘备:你什么意思,我自己打赢的不行吗?”
曹仁拱手说道:“主公所言甚是,据我所知,刘备近日得到了一位贤能之士,名叫单福。”
曹操闻听此言,心中不禁一动,追问道:“哦?单福?此人有何过人之处?”
曹仁略作思索,答道:“据我所知,破我军阵法者,便是此人所出之谋。”
曹操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精芒,沉声道:“哦?竟有如此能耐?”
此时,程昱站出队列,拱手说道:“丞相,单福不过是他的假名罢了。”
曹操眉头微皱,追问道:“哦?那他真实姓名是什么?”
程昱答道:“此人乃是颍上人氏,姓徐名庶,字元直。”
曹操点了点头,示意程昱继续说下去。
程昱接着道:“徐庶自幼好学,尤其擅长击剑,为人豪爽仗义,喜欢打抱不平。”
曹操听后,对徐庶的印象稍有改观,继续问道:“那他因何事而被迫出走呢?”
程昱答道:“中平末年,徐庶为替友人报仇,斩杀了一名贪官,无奈之下只得披头散发、以墨涂面,逃离家乡。”
曹操微微颔首,似乎对徐庶的行为表示理解。
程昱继续说道:“然而,徐庶最终还是被官府捕获。官府审问他时,他拒不透露自己的姓名。”
曹操眉头一皱,问道:“那官府如何处置他?”
程昱答道:“官吏们将他捆绑在车上游街示众,并击鼓让百姓辨认。但由于徐庶平素行侠仗义,深得民心,百姓们都不忍心说出他的真实姓名。”
曹操叹息一声,道:“如此义士,却遭此磨难。”
程昱接着道:“最后,官府只好将他押入大牢。”
后来,徐庶得到友人的救助,才得以脱离困境。
徐庶从此改名换姓,决心专心学习文学,并四处拜访名师。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徐庶终于学有所成,满腹经纶。他常常与司马徽等名士一起谈论天下大事,见解独到,令人钦佩。
曹操听闻徐庶的才能后,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询问程昱:“徐庶的才华与你相比如何?”
程昱毫不掩饰地回答道:“他的才华比我高十倍。”
曹操不禁叹息一声:“唉~真是太可惜了。”
他接着说道:“如此贤能之士,竟然又落入了刘备的手中。”
曹操担忧地说:“如果他的羽翼丰满起来,我怎能不忧虑呢?”
程昱眼珠一转,计上心来,他对曹操说:“徐庶虽然在刘备帐下,但要让他为丞相所用,也并非难事。”
曹操一听,顿时来了精神,连忙问道:“先生有什么好主意?”
程昱解释道:“徐庶为人极其孝顺,他幼年时父亲就去世了,如今只有老母亲在世。”
“而且,他的弟弟徐康也已经去世,老母亲无人奉养。”
“丞相如果能将他的母亲接到许都,并让她写信召唤徐庶,那么徐庶必定会前来。”
“好!”曹操颔首表示同意,随即下令道,“速速派遣使者前往颍川,务必将徐庶的老母接来许都。”
不久之后,徐母被接到了许都。曹操听闻消息后,亲自前往徐母的住所拜访。
徐母见到曹操来访,心中略有疑虑,于是开口问道:“不知曹公因何事将我接至许都?”
曹操面带微笑,语气和缓地回答道:“老夫人,我久闻令郎徐元直乃是天下奇才,其才华横溢,令人钦佩。”
他稍作停顿,接着说道:“然而,如今他却在新野,辅佐那叛逆之臣刘备,背叛朝廷。这岂不是如同美玉落入污泥之中,实在令人惋惜啊。”
曹操叹息一声,继续说道:“今日特请老夫人来此,是想烦请您写一封信,将徐元直召回许都。我定会在天子面前为他保奏,必有重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