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请设皇家实学学会疏》 (第3/3页)
并用,这样才能排除干扰误差,更加准确的定位。
张毕自然也了解竞争对手的消息,等到听黄骥也取得了突破,马上就要返回京师的时候,他的脸也白了。
五千银元的悬赏,张毕自然也是心动的。
有了这笔钱,他就可以继续自己的研究,制作出更加精密的航海钟。
可这笔悬赏是东宫出的,而黄骥是太子的老师,两人关系密切。
黄骥还是翰林院出身,少史令,张毕只是一个不入流的匠官。
身份上的巨大差异,让原本志在必得的张毕,也开始患得患失起来。
看到张毕这个样子,苏泽说道:
“张大匠不必担心,黄少史的性格我是知道的,他肯定不会利用他和殿下的关系来获胜的。”
“我也会请殿下公平的主持这场竞赛的。”
听到这里,张毕稍稍安心,既然苏泽保证了,那他相信这次竞争一定会公平进行。
毕竟以苏泽的威信,不可能唬骗自己的。
张毕抱着自己的航海钟离开,苏泽拿起奏疏,开始思考起来。
经度问题事关航海的未来,这是极为重要的科技树。
原时空,正是因为英国率先解决了经度问题,这才能在南美洲的加勒比海上,用私掠船和西班牙人的无敌舰队打游击,最终取代西班牙人,成为海上霸主。
大明水师放在亚洲,是毫无疑问的亚洲第一水师。
可如果放在全世界,和借款造船的西班牙比,规模上还是有差距的。
没办法,造船受限于材料,建造舰队需要的木材也需要时间处理。
而成熟的船长和水手,更是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实战才能锻炼出来。
西班牙人就是依靠海洋和贸易才能成为海上霸主的,几乎是全部押注在了舰队上。
而大明又是一个陆权强国,本身也没有水师传统。
既然如此,想要弯道超车,自然就要通过技术。
炮舰技术和航海技术同样的重要,两者如果都能领先,那就能让大明水师弯道超车,同时也成为海权强国。
推动技术的发展,不能再这样小打小闹了,必须要提高科学家的地位了。
苏泽想了想,拿起一份空白奏疏。
《请设皇家实学学会疏》
苏泽这份奏疏的内容很简单,请求在翰林院下,设置实学学会,从官方和民间举荐实学人才,组成这个实学学会。
实学学会不是官职,只是一个荣誉称号,实学领域的专家可以在这里定期交流,发布最新的实学成果。
苏泽又提议,在这个实学学会成立后,再邀请相关的专家,成立一个经度委员会,最后由这个经度委员会,来决定太子五千银元经度之战悬赏的最终归属。
等到写完之后,苏泽倒是没有直接塞进手提式大明朝廷。
既然要推广实学,那肯定要拉上高拱,苏泽准备带着奏疏去拜访高拱,请高拱在内阁帮着通过这份奏疏,也能节约下宝贵的威望点。
既然是公事,苏泽直接带着腰牌来到内阁,请中书舍人将奏疏递给了高拱。
不一会儿,高拱就在会客的偏厅见了苏泽。
高拱成为首辅之后,大力推动实学,但是效果却并不是很好。
原因也很简单,实学这东西本就是苏泽缝合的科学和人文社科科学,再加上儒学形成的一个大筐,自然是什么东西都能往里面塞。
高拱成为内阁首辅后,下面官员为了迎合他,也开始大谈实学。
很多人连实学是什么都不知道,不过是把以往的“心学”换了层皮,反正跟着高首辅喊喊实学就行了。
高拱也明白,官场这群老油条,对学术也没多少兴趣,学术不过是身份标签,是用来混圈子的门票,对学术也没有什么忠诚可言。
可越是这样,高拱就越是焦虑。
自己又不可能一直做首辅,等自己退下来,实学又要怎么办?
所以看到苏泽这份《请设皇家实学学会疏》后,高拱放下手头公务,立刻见了苏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