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14章 安东都护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14章 安东都护府 (第2/3页)

是现在看来,苏泽似乎都不需要这个步骤了。

    可如果这样,自己岂不是要被苏泽压制一辈子?

    要不要用暗中结交边将,来弹劾苏泽?

    张四维摇头,高拱最厌恶门生互相争斗,如果自己做了泄露出去,引发师相生厌,那就得不偿失了。

    可如果放任这样下去,苏党真的遍布朝野,那要怎么办?

    张四维皱着眉头,却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他将烦躁的情绪压下去,继续手头上的工作。

    ——

    “班正,我们镇北军要北上了!”

    听到夏忠孝兴奋的告诉自己这个消息,李如松的心情小小的沮丧了一些。

    夏忠孝是蓟辽军镇子弟,自然选了镇北军。

    如今安南军南下,朱时坤建功立业等消息已经传到京师,《新乐府报》还专门给了一个版面报道朱时坤的战绩。

    紧接着,又有文人将朱时坤侦查杀敌的故事编排成了戏剧,这类新剧很快引起了京师的轰动。

    李如松当然知道,这其中有成国公府在背后造势,想要将朱时坤捧上高位。

    但是身为一个军人,谁不想要建功立业呢?

    眼看着同期已经立下大功,现在镇北军也要北上了,李如松又怎么能不沮丧。

    夏忠孝小心翼翼的说道:

    “那个,班正,令尊那边?”

    李如松点头说道:

    “我这就给父亲写信,让他多关照关照你。”

    “多谢班正!”

    安北都护府成立的消息传出后,镇北军的同期来找自己的络绎不绝。

    原因自然也很简单,父亲李成梁被任命副都护,镇北军北上就是听命于安北都护府的。

    夏忠孝说道:

    “班正,只要伯父给俺打仗的机会就成!”

    李如松点头,来求他的同期,基本上都是这个要求。

    夏忠孝说道:

    “班正,你要不要和伯父说下,把你也调去我们镇北军?你在伯父帐下听用,总有立功的机会。”

    李如松想了想,最后还是摇头。

    他当年主动选择克虏军,一是因为自己仰慕戚继光,二是因为喜欢研究骑兵战法,三则是因为不想要在父亲的羽翼下。

    堂堂男儿,自然要靠自己的本事建功立业!

    正如朱时坤那样。

    想到这里,李如松的心情更是低落了。

    都怪戚帅太威猛,如今草原安定,也不知道自己这些骑兵,何时能够派上用场。

    夏忠孝突然说道:“只可惜结业又要耽误了。”

    按理说,他们这一期应该在六月底结业的。

    但是安南军在广西作战,如今镇北军又要北上,兵部也在头疼,到底要怎么办这个结业考核。

    正好七月份又是新一期武监生入学的日子,兵部干脆上奏朝廷,请求延迟这第一期武监生的结业。

    皇帝自然批准,结果就是他们延期到年底结业,等内阁和兵部商议出一个合理的结业考核再说。

    也不怪内阁头疼。

    如果是正常的计划,武监的结业考核就是兵法考试和实训操练,然后按照成绩排名就行了。

    可是第一期武监生实在是太过于特殊,正好赶上了京营新军的设立,他们已经是新军的军官了。

    现在安南军都上了战场了,这样子再如此考核,实在是太过于儿戏了。

    一个经历过实战的军官,和没有实战的军官,无论是军事理论还是实践都有巨大的差别,这时候再用这种方式来考核,实在是对没上过战场的武监生不公平。

    苏泽听说之后,原时空也是一样的。

    某军校就是筹建不久,就赶上了几场战事,很多军校生刚下战场,都已经是一个旅一个营的指挥官了。

    第一期武监生是最幸运的,正好赶上了好几次机会,怕是日后提起武监一期,都会赞叹这一期人才荟萃。

    但是在苏泽看来,只是他们的机遇好罢了。

    第二期武监生就没这么幸运了。

    今年升入二年级的第二期武监生,就没这么幸运了。

    他们同样要去新军实习,但是去了以后只能担任副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