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06章 我也要成苏党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06章 我也要成苏党了? (第2/3页)

工厂,如果持股的是京师的权贵,技术工匠都是外地的大匠,本地人只能做最苦最累的活儿,这样的工厂还能长久吗?”

    “只有地方上群策群力,地方士绅能靠工厂发家致富,能工巧匠能在工厂获得稳定丰厚的工作,普通百姓能够在工厂生活,那这些工厂才能越办越大。”

    “所以倭银公司只提供初期的技术和投资,日后必须要由地方上承接下来。”

    听完刘应节的话,成子文也点头叹道。

    “也难怪大明能有这些变化,苏子霖当真是深谋远虑啊。”

    刘应节说道:

    “有苏子霖这样人在朝,我们这些老骨头怎么也要拼一把,这次怀庆府税改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成子文看向好友,他想到了当年科举中第,观政结束后,年轻的自己和刘应节也在京师城外离别,分赴地方上任的场景。

    那时候两人都是中第不久,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

    可如今已经是两鬓斑白,但是成子文又从好友身上,看到了那种刚入官场时候的蓬勃生机!

    是啊,身在大争之世,如果不能做出一番实绩,那真是枉费这个好时代了!

    说完了自己的事情,刘应节说道:

    “文昌兄,你要去登莱上任了,这也是能做事的地方。”

    成子文点头。

    他在刑部自辨的时候,已经做好被朝廷问罪的准备了。

    后来风评逆转,他也做了归乡的计划,准备在家乡办个书屋,教授同乡的子弟。

    可没想到,朝廷竟然让他去做了登莱巡抚。

    这下子成子文反而有些战战兢兢。

    朝廷不负自己,那自己也不能负朝廷。

    这大概是千百年读书人的想法。

    登莱二府,自从开埠以来,两府经济民生都冠绝整个山东,可以说是大明北方的明珠。

    前任登莱巡抚涂泽民,去广西接自己的烂摊子去了,甚至这一次皇帝亲自下旨,都没让涂泽明进京召对,而是直接从莱州登船就去了广西。

    成子文甚至有点愧疚,自己要接受涂泽民经营了四五年的大好局面,而涂泽民却要去广西给自己收尾。

    成子文也有些担忧,万一自己治理不好登莱二府,那要如何面对朝廷?

    成子文叹息道:

    “近日来想到要上任登莱,我也是睡不好,比在诏狱里的日子还难熬啊!”

    刘应节哈哈一笑,露出同样的表情。

    任何一个组织内,大家都是想要做事的,特别是两人这种有梦想的官员。

    上级给了你条件,给了你信任,给了你施展的舞台,任何人都会惶恐不安的。

    刘应节也是同样的感觉,所以他才匆忙回河南去,落实怀庆府税改的事情。

    送别了好友,成子文又向迎宾馆走去。

    “老大人要坐马车吗?再有一个人就发车了!”

    刚进城门,就有一个半大的孩子上前搭话。

    成子文看到这孩子是一副报童的打扮,这会已经过了卖报的时间,大概是又接了招徕顾客的兼职。

    成子文点头,报童将他领到了一辆马车前。

    这是京师的新营生。

    随着九边马市的日益繁忙,京师的马价也不再是高不可攀。

    而京师的城市巨大,如果都靠着步行太不方便了,所以马车就应运而生。

    这种马车原本是中长途的,往来于京师周围的县市。

    这倒不是说他们不想要在城内做生意,而是以往京师城内太堵,占道经营的摊贩太多,实在是没办法做生意。

    治安司成立之后,司副李德福用强硬手段,维持了主要干道的秩序。

    李德福又在一些空地上设立专门的摊贩市场,将这些占道经营的摊位都赶到了这些地方。

    这才解决了京师通行的问题,京师的主要干道才能通行马车。

    城内马车迅速发展起来,毕竟京师的有钱人还是最多的。

    这种马车都是差不多的样式,四厢的封闭车厢,车夫坐在车厢前,凑足一车人就发车。

    成子文出城的时候是乘坐的刘应节的马车,这会儿回去他干脆就选择了这种马车。

    “去鸿胪寺迎宾馆。”

    车夫是个看起来憨厚的中年人,他小心的问道:

    “鸿胪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