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00章 再上一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00章 再上一疏 (第2/3页)

【《请整顿广西吏治开埠开征商税诸事疏》通过。】

    【都察院弹劾广西布政使成子学诸多罪状,包括滥用民力修造工程、向土司索贿、向土司强征摊派。】

    【隆庆皇帝念在成子学常年在基层为官,只是罢免了他的职位,命令他致仕养老。】

    【成子学被罢黜,让广西上下官员寒心,朝廷又大张旗鼓的惩办广西官员,引发广西官场混乱。】

    【广西汉人百姓不舍成子学离开,为他建造生祠纪念,朝廷在广西再失民心。】

    【国祚-1。】

    【威望值不变。】

    【剩余威望:1340】

    海瑞和都察院弹劾成子学的奏疏苏泽也看了,苏泽也感叹海瑞确实厉害,竟然能从《隆庆会计录》中找到蛛丝马迹。

    但是怎么看起来这个模拟结果不是这样啊?

    成子学好像不是个贪官啊?

    而且从这个模拟结果来看,成子学在广西汉人百姓之中还颇有威望?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苏泽疑惑不已,而且因为这件事,还让国祚减少了?

    就在苏泽疑惑的时候,罗万化抱着报纸进入报馆。

    “子霖兄,你来看看这两份报纸。”

    苏泽接过报纸,原来是《新君子报》和《新乐府报》,都对平定三土司之乱写了社论。

    苏泽先打开《新君子报》。

    看完之后,苏泽也有些愣住了,这不就是后世网络上的“皇汉”吗?

    仔细想想,皇汉出现似乎也很正常。

    儒家本身也不是反对开疆拓土,只是反对浪费国力开拓无用的土地,反对消耗的战争。

    而隆庆年间的几场动兵,大明都是获得了好处的。

    这样的情况下,皇汉思想冒头也是非常正常的。

    而且如今的大明军,确实是世界上最强大最先进的军队了,手中有了利刃,自然就想要杀敌了。

    苏泽问道:

    “销量如何?民间反响如何?”

    罗万化说道:

    “这次《新君子报》的销量大增,但是读书人之中还是抨击的声音多一点。”

    “但是京师普通百姓倒是很喜欢《新君子报》的说法,已经有人喊出恢复汉唐盛世的口号,听说《新君子报》还专门加印了汉唐的地图,销量也相当不错。”

    好家伙,《新君子报》也是玩明白了。

    苏泽放下《新君子报》,又看向《新乐府报》。

    看完后,苏泽的脸色凝重起来。

    这是一份很有深度的文章,笔名“心隐”,苏泽自然知道这是创办《新乐府报》的何心隐亲自写的文章。

    文章分析了西南土司制度的问题。

    文章认为,明初对于土司的优待,是导致西南一直不安定的原因。

    明初的土司都是要纳税的。

    但是从明代中期开始,朝廷为了优免土司,经常优免偏远地区的土司贡税。

    结果就是这些不纳税的土司越来越多,而地方官府衙门的开销越来越大。

    如此一来,地方官府的苛捐杂税也越来越多,汉地的百姓则开始向土司控制的地区逃亡!

    何心隐在报纸上指出,正是这种不公平的税收制度,才导致了西南问题此起彼伏,始终难以断绝。

    苏泽又看到下文。

    “夫民之纳税于朝廷,犹契券之交换也。”

    “百姓输纳赋税钱粮,其核心所求,非徒然供奉,实为换取朝廷及其所置官府应尽之责:护佑疆土、维系秩序、开浚水利、赈济灾荒,乃至兴教化、利耕桑,使黎庶安居乐业。此即社稷存续之根本契约。”

    好家伙,这不是社会契约论吗?

    紧接着,何心隐用这套理论来分析西南的局势。

    “然观西南困局,其弊根源便在于此‘契约’失衡崩坏!”

    “朝廷对土司封地屡开优免,彼等不纳钱粮贡赋,独享其土之利,坐拥其民,俨若化外之邦。”

    “而官府衙门之耗用日增,无以弥补,则加倍苛求于所辖之汉地民户,丁银、徭役、杂捐迭床架屋,赋如山岳。”

    “如此税赋不均,轻徭厚此而苛重薄彼,岂是‘契’之本义?民非痴愚,焉能不察其深?赋税本为换取生存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