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99章 所谓“苏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399章 所谓“苏党” (第1/3页)

    回到了报馆之后,罗万化开始马不停蹄的编辑文章,准备刊登西南捷报的详细消息。

    苏泽则坐在桌案前,开始思考起来。

    在后世读书的时候,提起来改土归流,就好像是有一个节点,只要完成了改土归流,西南就完成了全盘的汉化,自此以后就成为华夏文明的一部分。

    但是苏泽在翰林院读书的时候,才发现完全不是这样的。

    边疆地区之所以是边疆,是因为这里是很模糊的地带。

    土人、汉人之间的界限,不是清晰的以血统来区分的,在西南地区也很难通过外貌来区别。

    汉人和土人,很多时候是政治上的分别。

    接受大明制度,在大明治下的百姓,无论血统是什么,在西南地区都等于是汉人。

    不接受大明的统治,使用土司制度来管理的百姓,就是土人。

    当明白了这一点后,西南问题就很清晰了。

    任何百姓都是趋利避害的。

    明初的时候,国家清明,朱元璋又限制赋税,这时候百姓更愿意在大明治下生活,所以这时候很多部落都主动要求改土归流。

    这不是土司有多高的觉悟,主动放弃权力,而是因为大明制度的吸引力太强了,土司不主动放弃权力,那土司部落的百姓也会让土司放弃权力。

    但是随着大明官府日益腐败,苛捐杂税增加。

    这时候,面对“苛政猛于虎”的大明官府,汉人百姓也会选择逃往土司部落。

    在土司部落中,只需要接受土司的管理,不需要向大明的官府上税,也不用负担沉重的徭役。

    这段时间改土归流就趋于停滞,甚至出现回流的情况。

    当然,这些都是整体上的思考。

    具体到地方,每一个土司部落情况不同。

    有贤明开放的土司,名声甚至要比官府还好。

    也有残暴的土司,用暴力来控制治下百姓。

    官府也有清明能干的官府,同样也有贪腐无能的官府。

    想清楚了这一点后,苏泽摊开奏疏。

    这一次苏泽没有提改土归流的事情,而是请求朝廷整顿广西吏治。

    除了要求整顿广西吏治之外,苏泽也提出,要在防城港开港,并且在广西开征商税,加快广西的发展。

    “为请整顿广西吏治,开设防城港埠并开征商税以固边防而苏民困事。”

    苏泽在奏疏中,写上了自己总结的广西问题,指出这并不是民族问题,而是吏治问题。

    所以苏泽请求朝廷,大刀阔斧的整顿广西吏治:

    “严饬抚按及该司道府州县各官,汰黜昏庸,甄拔廉能;订立章程,明定赏罚,尤以边防、钱粮、刑狱为考成首务;并请简派风宪刚正之臣,巡视边方,举劾属吏。吏治既肃,方可言地方之兴革。”

    除了吏治之外,还有经济发展。

    广西多山少田,经济发展落后,也是地区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在原时空,广西发展的空间被广东和越南锁死,但是在本时空,广东地区还没有取得压倒性的优势。

    而越南,也就是现在的交趾,他们内部还物理意义上的打成一片,根本没有出现统一的王朝,比江南还要散装。

    而广西的区位优势其实一点都不差,西接交趾,从整个交趾有狭长的海岸线可以进行海上贸易。

    广西距离南洋也很近,本身是热带地区,可以种植热带经济作物。

    只要能有稳定的条件,广西是可以发展起来的。

    同时苏泽也不忘记开征商税的事情。

    原本苏泽的想法,是用恩威并施的方法,将吏科试、学政等事务和开征商税挂钩,让各省主动要求征税。

    但是苏泽还是想错了。

    开征商税,影响的是地方上的士绅,影响的是当地的豪族。

    官府治理能力弱,他们是最高兴的,他们就能代替官府,成为乡野的仲裁者。

    至于教育这些,对于乡绅本来就不是问题。

    地方级的乡绅可以请读书人来私塾教书,更有影响力的乡绅可以办族学,或者将杰出的弟子送到书院读书。

    这样做,反而能让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