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64章 三方四教之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64章 三方四教之地 (第3/3页)

呢?”

    沈一贯说道:

    “火者原本是东察合台汗国的领地,不少部落信奉蒙古长生天,而从唐代开始,西域就信奉佛教,很多城市也都供奉佛像。”

    “叶尔羌汗国将绿教定为国教,如今火者的宫廷都信仰绿教。”

    “最后当地还有火祆教的信仰。”

    苏泽点头,沈一贯的总结十分到位,吐鲁番这个地方,就是三方博弈,四教混杂。

    原时空,这位忠顺王马黑麻的政治手段还算是可以,这会儿还能勉强平衡局势。

    吐鲁番这个地方,是佛法东传的路径,当年唐玄奘前往天竺的时候,就在《大唐西域记》中记录过西域佛国林立的盛况。

    但是天竺自己的佛教都消亡了,西域诸国随着气候变化,沙漠化加剧,文明也开始消退。

    当然,千年佛教还是有生命力的,火者的寺院在统治者频繁更迭中,找到了自己的存亡之路,就是将佛寺变成商栈。

    因为统治者更换太频繁了,西域佛教放弃了引导上层统治者的路。

    西域地区的佛教,逐渐和商业融合,形成了一种以佛寺为中心的贸易网络。

    佛寺还可以吸纳人口,所以这些佛寺也形成了很多寺院产业。

    火者地区很多佛寺,会经营大量的棉田生产棉花,然后和中原商人交易丝绸。

    而吐鲁番这个地方,本身也很适合种植棉花,所产的棉花品质很好,所以这些佛寺的棉花价格也很不错。

    除此之外,葡萄干、西域马,也是这些火者佛寺经营的产业,可以换取不菲的利润。

    也是靠着丝绸之路,这些佛教徒顽强的生存了下来。

    这在蒙古通知时期还能过下去。

    蒙古人对待信仰的态度比较开放,成吉思汗的那几个汗国,基本上都对宗教不做限制。

    火者佛寺的丝绸之路贸易还能维持。

    但是如今叶尔羌汗国控制了火者,情况就变了。

    绿教本身商业也很发达,因为它原本就是商人之中诞生的信仰。

    绿教的经典其实很多地方更像是一步商业法典。

    而绿教的传播范围,也都在丝绸之路的节点上,他们自然明白丝绸之路的利润。

    这些绿教商人,和火者的佛教商人,产生了激烈的冲突。

    结果就是,火者地区的平衡逐渐被打破,局势越发的不稳定。

    原时空,大明在万历年间,因为火者的局势彻底混乱,最后选择了关闭嘉峪关,禁止任何商队往来。

    至此,丝绸之路断绝。

    沈一贯忧心忡忡的说道:

    “这次火者使者来贡的同事,甘肃急报火者发生了屠杀佛寺的事情,不少佛寺请求内迁。”

    “有官员提出要关闭嘉峪关,禁止难民迁入。”

    罗万化叹了一口气。

    “子霖兄,你怎么看?”

    我怎么看?

    其实从海洋时代开始,陆上丝绸之路的价值进一步降低。

    而且从唐代往后,中亚地区的环境恶化,又被突厥、蒙古反复蹂躏,如今绿教又大兴,关闭嘉峪关之议也不是没有道理。

    苏泽说道:“我更关心甘肃的宗教问题。”

    听完沈一贯也说道:

    “还是子霖兄想的深远啊!”

    苏泽的担忧也绝非空穴来风。

    随着绿教不断传入,西北地区的宗教冲突日益严重。

    原时空,一百年后,发生在西北地区的陕甘回乱,就是民族和宗教冲突的总爆发。

    这场回乱,造成了千万级别的人口损失,几乎摧毁了西部地区,其影响甚至连苏泽穿越前都没有消除。

    如果火者的佛教徒被清剿,这些绿教必然会进一步往西北地区传教,这显然也是苏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苏泽皱起眉头,火者问题不是简单的外交和宗教问题,更是重要的民族和宗教问题。

    “所以子霖兄要上书吗?”

    看到苏泽抽出奏疏,沈一贯惊喜的问道。

    火者使团来京,对于鸿胪寺也是一件麻烦事,如果苏泽愿意出手,他这个鸿胪寺的官员自然是很乐意的。

    苏泽摇头说道:

    “这件事兹事体大,我认为应该搜集陕甘的消息,再由有司共议。”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