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天子家奴尔 (第2/3页)
少?”
张诚沉默了,他为了不给皇帝留下任人唯亲的坏印象,基本上没有提拔自己的旧人。
“咱家再问问你,那些内承运库的管事的,他们是更感激你还是感激简拔他们的陈洪?你待他们再好有用吗?”
“若是内帑出了差池,陛下是拿你这个现任知罪,还是前任知罪?”
这几个问题,都让张诚冷汗直流。
冯保叹息说道:
“你升入司礼监,不亲近我,这是对的,但是你也不能亲近陈洪啊。”
“你也是秉笔了,也是司礼监的一方山头了,你还想着靠谁?”
“咱们头顶上只有一片天,就是陛下,这内廷剩下的就是咱们三个,你还要靠人?那你下面的人怎么看?”
张诚的后背全都是冷汗,他连忙说道:
“干爹教训的是,孩儿知道了!”
张诚已经知道要如何做了,冯保说道:
“记住,这是你最后一次叫干爹了。”
“日后张公公和咱家斗起来,若是还记得今日的情分,最后能让咱家和李大监一样,出宫安养晚年就行了。”
张诚刚刚准备说几句好话,但是冯保已经没了谈话的兴致。
张诚只能转身离开。
等到张诚离开后,冯保脸上才露出笑容。
陈洪拉拢张诚来对抗自己,冯保自然是知道的。
但是冯保刚刚接管掌印之位,前些时间还没工夫收拾他们。
今天主动送上门来,冯保三言两语就拆散了他们的同盟。
不过冯保今日说的,也确实是实话,他虽然狠辣,但还是有几分香火情的。
只要张诚不站在陈洪那边,那自己有的是办法对付陈洪。
——
“子霖兄,陛下同意了工部协商所议!”
沈一贯来到报馆,告诉苏泽这个好消息。
罗万化问道:“江南贡物折银也同意了?不是说内帑那边闹得很凶吗?”
工部协商结果送到宫内之后,内承运库的管事太监就闹起来。
这些太监掌握了皇帝的金库,和皇帝的关系很亲近,本来罗万化以为这部分会不了了之。
沈一贯说道:
“张秉笔出手了!”
沈一贯说道:
“张秉笔带着营造学社的太监,扣押了内承运库的账册,连续倒查三年的账册,抓了好几个大蠹虫出来!”
“证据确凿,陛下震怒,杀了三个贪墨巨大的太监,剩下的都充入南京净军,整个内承运库都大换血了。”
“内承运库这些年利用实物征收的机会,从中贪墨了不少。”
“其中江南镇江府贡的鲥鱼,岁贡40尾,但从先帝和陛下都不爱吃鱼,这些鲥鱼费劲送入京师,却被负责的太监高价转卖,所得颇丰。”
听到这里,苏泽也咂舌。
鲥鱼是长江的江鲜,镇江是重要的捕捞点。
皇帝不爱吃鲥鱼,但是鲥鱼却每年都贡。
将五十尾鲥鱼活着送到京师,这难度比起送荔枝去长安稍微低一点,但是途中的损耗也很惊人了。
必须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还要精心照料才行。
就是在江南,想要吃到一口新鲜鲥鱼都难,活着送到京师的鲥鱼,想想都知道有多珍惜。
苏泽的门客徐渭就有诗:
“鳞中许贡止常鳞,但取冰鲥片厣新。
五马敢团茶叶饼,一车不动荔枝尘。”
改革就是这样。
政治是关系到所有人的事情,看起来宏大的政治改革,最后落实点就是普普通通的百姓。
实行纳贡折银,能让很多百姓免于劳役运输之苦,不会因为征税官吏的贪婪而倾家荡,这也是苏泽一系列改革的初心了。
苏泽也看到了结算报告。
【《吴淞铁路协商记录》通过。】
【江南贡税折银开始执行,大大减轻了江南百姓的负担,释放了经济活力。】
【最终江南士绅接受了你的建议,最后直沽铁路和吴淞铁路,合并为直吴铁路公司,共同在京师大宗贸易市场募股。】
【直沽铁路和吴淞铁路,这两条重要的线路完工后,所有人都看到了铁路的重要作用,兴起了铁路建设的风潮。】
【贡税折银,成为日后执行全面折银纳税的源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