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33章 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33章 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第2/3页)

府报》?”

    “有的有的,官爷,惠诚一铜币。”

    马汲有些肉疼。

    一铜币对于他这个御史也不算多,但是京师这么多报纸,一个月少则十期,多的日刊,如果都买要花不少钱。

    可别的衙门官员可以在衙门看报,也不用所有报纸都买,但是御史就不行了。

    身为御史,必须要关注舆论的动态,了解朝堂和民间的风向。

    没办法,阁老们都会定期在官报上发文章,遇到大事件也要发表看法。

    甚至某个阁老没有就某个热点发文,或者一段时间没在报纸上露面,官场上都会猜测他是不是失势了。

    报纸上的民间消息也很重要。

    自从报纸出现以来,官府也没办法在很多事情上装死了。

    一旦形成民间舆情,皇帝也能看到文章,御史台如果不能提前调查清楚,等到皇帝问起就被动了。

    要是闹成房山县那样的事件,连相关御史都得受罚。

    马汲付了钱,迫不及待的打开报纸,头版没有?

    那封信和苏泽奏疏的抄本,就是马汲寄给何心隐的。

    本来马汲以为会在头版头条刊出,难道是下一期?

    以这些报社的尿性,这样的新闻还不是第一时间刊登吗?

    马汲又发现报纸的厚度不对,他翻到中间,原来是增发专版了!

    遇到重大新闻,头版刊登不下的时候,报社就会多印一页,这也说明《新乐府报》对于这件事的重视。

    马汲准备坐到公房好好欣赏自己的“杰作”,于是快步走进了都察院。

    马汲回到了自己的公房中。

    他这种普通御史,只能和其他御史挤在一起办公。

    看着隔壁资深御史的单独公房,马汲露出羡慕的表情。

    趁着同僚都没来,马汲拿出报纸,认真看了起来。

    《新乐府报》上刊登了自己的信和苏泽的奏疏,但是除了这个之外,还有一篇报纸社论。

    马汲也以为这是帮自己摇旗呐喊的,于是更激动的读了起来。

    等马汲看完后,整个脸都白了。

    这篇社论文笔犀利,将自己信中的理由狠狠批驳了一番。

    不对啊!

    马汲选择《新乐府报》,就是因为这份报纸总有点“反贼”倾向,总是会有意无意批评朝廷的政策。

    马汲本以为《新乐府报》会站在自己这边,反对苏泽的奏疏,却没想到报纸彻底反驳了自己的来信。

    关键是这篇文章写得逻辑清晰,论证有力,马汲一时之间也找不到反驳的论点。

    如果这只是发生在都察院内的辩论,这倒是也没什么。

    可偏偏这是刊登在报纸上的文章!

    以《新乐府报》的发行量,马汲才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

    和这些大报相比,自己完全处于舆论失声的状态,也就是说只有报纸可以批驳自己,但是自己却没办法反驳!

    更糟糕的是,马汲突然发现自己犯了致命错误!

    在官员中,赞同房产报备的是少数,反对的是大多数,自己可以用人多势众来制造舆论!

    可这个话题捅到报纸上,如果放在整个社会上,那支持房产报备的,反而是大多数了!

    明明优势在我,为什么要将苏泽的奏疏捅到报纸上?

    马汲恨自己昏了头,以为自己得到了都察院同僚,还想把苏泽的奏疏刊登在报纸上,狠狠羞辱他。

    却没想到现在都察院反而处于不利地位了!

    马汲连忙将报纸收起来,担忧的等待事态进展。

    果不其然,随着更多御史来到都察院,整个都察院的风向开始逆转。

    甚至连资深御史都走进了公房,对着所有御史说道:

    “诸君看了报纸了吧?竟然有人将朝廷公文泄露给民报,内阁已经派人来问,大司宪震怒,已经向内阁保证,一定要将这个泄密的人揪出来!”

    “尔等若有线索,可以去找大司宪!”

    听完了资深御史的话,马汲只觉得天都塌下来了。

    《新乐府报》将自己的来信原文刊登了,自己在都察院多年,不少同僚都熟悉自己的行文风格。

    只要有心人去查,很快就能把自己揪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