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太子的首本政疏 (第3/3页)
“伏望陛下特设倭国通政署,授黄文彬主司之职、朱俊棠副使之衔,许其以官署名义联络朝廷、招募志士。如此名分既正,二人可安心刺探,倭寇亦难生疑。”
苏泽接着说道:“最后就是建议朝廷,允许朱俊棠购买硝石,取得倭寇信任,再宣布朝廷的任命,让二人耐心在倭国搜集情报。”
小胖钧迅速写完了奏疏,苏泽看完之后又帮着他修改了几个问题,然后说道:
“殿下可以送去通政司了。”
“苏师傅,这份奏疏能通过吗?”
苏泽想了想,又说道:“如果殿下不放心,臣可以联署。”
“苏师傅可一定要联署!”
“请殿下让臣誊抄一份。”
大明的大臣都会存档自己的奏疏,等退休以后会编成文集。
这么做主要还是为了工作留痕,这是良好的公文习惯。
小胖钧知道这个规矩,等苏泽誊抄完毕,又看着苏泽在奏疏上签名,连忙让太监送到通政司。
回到詹事府的公房中,苏泽掏出【手提式大明朝廷】。
——【模拟开始】——
《奏设倭国通政署刺探疏》遭遇到通政司的反对。
通政司惧怕日后多一个外任去处,反对设立倭国通政司。
由于新任通政使李一元刚刚到任,皇帝顾及他的威信,搁置了这份奏疏。
——【模拟结束】——
【剩余威望:1410。】
【若要完全通过你的奏疏,需要支付200点威望值,是否支付?】
好弟子第一次正式参与政务,总要让他有点成就感。
只是苏泽没想到,通政司竟然为此反对。
既然如此,苏泽选择了“是”。
【威望值已经扣除,剩余威望1210点,已经在现实中完成上书,请等待奏疏生效。】
——
通政司。
经历官徐叔礼小心翼翼的坐在公房里。
随着前任大银台高升,新的通政使到任,通政司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而通政司内实在没有可用的人手了,李一元最后还是留用了徐叔礼,让他继续担任李一元身边的经历官。
徐叔礼还在适应新的领导。
他虽然情商不高,但是也看出来,这位新任大银台心情不好。
李一元到任后,对通政司的工作挑了一些错,训斥了一些官员。
徐叔礼虽然暂时没有被训,但是他总有预感自己快了。
就在这个时候,东宫送来了奏疏。
听说是东宫的奏疏,徐叔礼不敢怠慢,连忙向着李一元的公房而去。
李一元坐在公房内,他在刑部又是修律又是编书,兜兜转转竟然又回到了通政司。
李一元看着熟悉又陌生的公房,他很怀疑杨思忠是故意报复自己,可惜他没证据。
通政使就通政使吧,通政司是大九卿,只要自己在任,用还有入阁的机会。
等到自己入阁,再报复杨思忠也不迟!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但是到了通政司,李一元又发现,堂堂通政司,竟然连个堪用的人才都没有!
那些能干的都被杨思忠外放了!
自己身边那个经历官徐叔礼,唯一的优点就是小心谨慎,办事能力是真的不行。
“大银台,又有重要奏疏到了!”
听到徐叔礼的声音,李一元不知道怎么了,突然心头冒出一股火。
李一元也是重臣了,很少直接训斥手下,他先皱着眉头说道:
“上次不是说过了吗!每日上午下午各送一次奏疏,本官留着一起看。”
“可是!”
看到徐叔礼的样子,李一元再也忍不住,他说道:
“可是什么!本官要去户部一趟,把整修驿路的费用要回来,等下午本官再看。”
徐叔礼看到李一元脸色难看,也不敢再说,只好乖乖退出去。
修整驿路的经费,也是上次联名共议预算案的时候,杨思忠争取来的。
这笔钱要用来修整京师附近的驿站道路,李一元虽然和杨思忠不对付,但是通政司的利益他还是要重视的。
等到李一元从户部回来。就见到了在通政司等待的太监张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