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吏部传说之其零 (第2/3页)
阁臣了,如果李一元能入阁,那自己的计划就要落空了。
李一元还是有入阁的希望的。
《大明民律》,负责大明法制改革,成立巡警制度,李一元都有功劳。
如果是前朝,这样的功劳早就入阁了。
这可惜这是隆庆朝。
王世贞促成俺答封贡,两次促成草原和平,这样的功劳还没入阁呢。
当然,入阁要看皇帝的心意。
杨思忠思考着,如何能阻止李一元入阁,调回通政司当这个通政使。
就在这个时候,手下经历官徐叔礼抱着一堆奏疏来到了通政司。
徐叔礼将奏疏放在桌上,然后又将几份重要的奏疏挑选出来。
一直到自己快要离任了,徐叔礼才能筛选重要的奏疏。
对于这个手下,杨思忠是有点嫌弃的。
但是嫌弃归嫌弃,徐叔礼比他几个多话的前任还是要本分的。
如今杨思忠已经高升,对于徐叔礼也多了几分宽容。
“大银台,这是苏翰林的奏疏。”
杨思忠满意的接过了奏疏,等看完苏泽的奏疏,杨思忠这样的城府,也露出一丝笑容。
这苏子霖真是“善解人意”啊!
如果专设教育专务大臣,那礼部尚书殷士儋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如此一来,自己就可以想办法让入阁失败的李一元,来接手通政使的职位!
想到这里,杨思忠高兴的站起来。
自己一定要促成这道奏疏!
——
三月二十八日。
沈一贯来到报馆,对着苏泽说道:
“子霖兄,你的奏疏又通过了!”
罗万化放下手里的报纸,沈一贯说道:
“《蒙学教育议》已经得到陛下御批,山东、山西和顺天府治下五县,已经提前向礼部做了申请,请办小学!”
紧接着沈一贯又说道:
“原本吏部还想反对,听说这次是新任杨天官使了力气,弹压下吏部的不满,这才通过了子霖兄的奏疏。”
罗万化如今对政治有了热情,他疑惑的问道:
“吏部为何要反对?”
沈一贯说道:
“学官也是官啊,按照子霖兄的奏疏,小学教师也比照六等吏员管理,这等于在县里多了新的职位。”
“但是这些职位不在吏部的控制中,吏部自然要反对。”
原来如此。
罗万化点头,他看向苏泽,难道是苏泽提前和吏部尚书杨思忠通了气?
其实苏泽本来也犹豫,要不要请杨思忠帮忙,剩下两百威望点。
但是苏泽体谅人家杨思忠刚刚吏部履新,就要反对吏部的本部利益,这会让杨思忠难办,所以也没去求杨思忠,而是直接用了系统之力。
苏泽也没想到,杨思忠竟然会主动配合自己,压下吏部的不满。
也不知道系统用了什么办法。
反正好消息就是自己的奏疏通过了。
沈一贯盯着苏泽,苏泽疑惑的看着他问道:
“肩吾兄怎么了?”
沈一贯说道:
“这次礼部尚书殷士儋入阁是板上钉钉了,两任阁臣可都是子霖兄推进去的,你知道外朝如何议论?”
罗万化问道:
“如何议论?”
沈一贯说道:
“外朝都说子霖兄是影子阁老。”
影子阁老?
罗万化仔细想象,又觉得这个说法要比什么“小阁老”贴切很多。
苏泽无奈的摇头道:
“肩吾兄怎么也说这种事情,殷尚书入阁是众望所归,乃是陛下钦点的事情,又和我何干?”
沈一贯自然不信苏泽的鬼话,他紧接着又说道:
“那请子霖行再预测下,这次哪位公公能掌司礼监?”
苏泽又无语的说道:
“司礼监的事情,外朝可无权过问。”
沈一贯说道:“子霖兄口风还是这么紧,你可知道这次内相出缺,京师盘口已经累积了上万银元了。”
罗万化惊讶道:
“这么多?”
“谁让司礼监这两位都有机会呢?陛下至今没有决定,加注的人就越来越多。”
罗万化越知道京师盘口喜欢拿官场上的事情开赌,但是没想到司礼监掌印这个职位,竟然成了最大的盘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