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联名共议财政制度议》 (第2/3页)
海防一把抓的职位,他自己也是赞同建设水师的。
直沽作为开埠港口之一,申时行也知道如今倭寇海盗猖獗的问题。
济州岛建设军港,对大明是非常有利的事情。
两人就这样一边试探一边聊天,报馆的门推开,苏泽走了进来。
“子霖兄。”
两人都是苏泽打招呼。
苏泽见到了两位好友也十分的高兴,苏泽对两人也到了不需要寒暄的关系,苏泽直接进入了话题:
“两位兄台前来,是为了上奏的事情吧?”
申时行和沈一贯纷纷点头,他们看向苏泽,想要听听他的意见。
苏泽在位子上坐下,直接说道:
“前几日师相喊我去府上议事,我拒绝了。”
沈一贯愣了一下,拒绝高阁老?
没想到申时行也说道:
“我也拒绝了师相的相邀。”
沈一贯看向两人,你们都这么刚吗?直接拒绝阁老的相邀吗?
但是仔细想想,他们还真有这样的底气。
苏泽不必说了,申时行在张居正的门生弟子,也是地位十分独特的存在,并不是完全依附张居正。
这次领兵入京,申时行又有功劳,还给皇帝留下了好印象。
苏泽看着两人,却没有直接谈上奏的事情。
他说道:“内阁请群臣上书,就是要群臣拿出一个可行的方案来,这份方案要兼顾各方的利益,合理用这笔银子。”
“这样的方案,一定要统筹兼顾才行。”
沈一贯喜道:“子霖兄是赞同‘雨露均沾’方案?”
雨露均沾,是一部分大臣提出的方案,就是这节约出来的银子,要分配在多个领域,而不是专门用在一处。
沈一贯,以及王世贞所在的鸿胪寺,他们其实也没有野心独吞这一百万银元,他们只是想要从中抠出一部分出来,所以他们也是支持‘雨露均沾方案’的。
苏泽先是点头,又是摇头,他说道:
“若是这笔钱用在一处,那必然引起群臣的敌视,这件事办好了还好,若是办砸了,那推动的人必然要被弹劾。”
“政治是互相妥协的事情。”
沈一贯连连点头,申时行若有所思。
苏泽说道:
“两位兄台来问我的意见,那我的意见就是群臣的意见。”
“啊?”
这不等于没说吗?
苏泽接着说道:
“肩吾兄,我这不是和稀泥,我是准备上书,请求陛下允许官员自由联名上书,分别上书讨论预算案。”
“这!?”
“这能行吗?”
就连稳重的申时行都惊讶了。
联名上书这种事情在大明不稀奇,但是这种联名大部分都是一个衙门的同僚,为了同样一件事,共同签名上书,形成舆论上的合力。
比如都察院就经常会联名上书弹劾大臣,或者六部九卿衙门,就自己衙门的某件事达成共识,一同上书奏请。
但是苏泽说的是联名上书,就是允许官员不分所在官署,自由串联上书。
还是沈一贯先说道:
“子霖兄,你不怕朝臣弹劾你营私结党吗?”
申时行也点头,联名上书这种事情,当年严嵩就很爱干,所以严嵩的门徒也有严党的说法。
虽然阁老们都有自己的门生弟子,但是谁也不想要被扣上一个党徒的名义。
结党这件事,在华夏历史传统上一直都是禁忌,所谓“君子不党”。
苏泽说道:
“两位兄台,我们以前联名上书过,难道我们就是结党了吗?”
申时行和沈一贯愣了一下,却没有出言反驳。
最没底的是沈一贯,其实如今朝堂上已经有了所谓“苏党”的说法,而他沈一贯就是苏党的核心成员。
苏泽没有注意沈一贯表情的变化,而是继续说道:
“什么是私党?党同伐异才是私党,吾等因为公事联名上奏,难道这就是结私营党吗?那这么说来,朝中的私党何其多也!”
“前朝严党之害,乃是在于个人权位交易和私相授予,但我的奏疏,是请朝廷官员公开协商,上奏的也都是具陈陛下,这是在表达公开自己的政见,又怎么能说是私相授予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