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必须要出重拳! (第2/3页)
冯保领了旨意,去召勋贵入宫,他走出御书房后,就对身边一个亲信小太监说道:
“你去内阁将这纸条带给张阁老。”
小太监拿着纸条离开,冯保叹息一声。
如果按照他的本意,他也不愿意掺和这件事。
但是从今年开始,李芳越发老了。
这位司礼监掌印太监也已经萌生退意,想要出宫养老了。
冯保要和陈洪争夺司礼监掌印,就需要拉拢一切力量。
内阁无法影响司礼监的人事,但是阁臣是可以的。
内阁成员都是皇帝亲近的人,司礼监掌印一旦出缺,皇帝肯定是要考虑阁臣们的私下意见的。
所以从年后开始,冯保和张居正的暗中联系越来越多。
而这一次,从兵部委派武监生去京营挂职开始,张居正就暗中联络了冯保,请他在关键时刻帮忙。
冯保也不知道张居正为什么有把握,能让勋贵支持裁减京营,但是自己已经帮了忙,算是完成了张居正的请求。
而且这次自己帮忙,也算是卖了苏泽一个人情。
——
勋臣的态度也出乎皇帝的意料。
这一次勋臣站在了苏泽这边,支持派遣御史清查京营,裁减京营的编制。
隆庆皇帝看向勋臣们,他实在不明白为什么勋臣会支持裁减京营。
但勋臣的态度如此一致,皇帝也没有什么犹豫了,他下旨同意了苏泽的奏疏,先从宣大和直沽密令军队入京,然后就派遣御史去京营清军。
事情已经发生,那大明朝廷这台机器就要全力运转起来。
为了保密,入宫的勋臣全部值戍皇宫内,内阁也留在宫中过夜,皇宫封锁进入紧急状态。
皇帝又令巡捕营接管城门,禁止京畿的军事调动。
等到宣大的军队抵达京郊后,皇帝就会正式下旨,命令御史去京营清查。
众勋贵来到皇宫值戍的班房,定国公徐文壁看了一眼成国公朱时泰。
刚刚就是朱时泰向皇帝坚决表态,支持苏泽的奏疏,这才压制住了勋臣中反对的声音。
除了朱时泰外,徐文壁又看向刚复爵的诚意伯刘世延。
刘世延也是旗帜鲜明的支持苏泽,和朱时泰一唱一和,这才让皇帝下了决心。
徐文壁能包揽大明朝的祭祀工作,自然也是人精,很显然朱时泰和刘世延达成了某种协议。
到底是什么?
刘世延的动机徐文壁能猜到,他家刚刚复爵不久,所以急于在皇帝面前表现。
而且因为诚意伯才复爵,和京营的事情也没有瓜葛。
成国公已经是勋臣顶点了,朱时泰是为什么?
就在徐文壁疑惑的时候,成国公朱时泰走过来说道:
“徐世叔,这里太闷了,出去走走?”
徐文壁站起身来,两人从值房出来,在小院里散起步来。
朱时泰说道:
“当年徐世叔担任先帝的红盔将军时候,就在这里值戍的吧?”
徐文壁点点头,红盔将军是负责皇帝禁卫的勋臣子弟,当年老定国公在的时候,他就入宫戍卫先帝,嘉靖皇帝还当着老定国公夸他办事妥帖。
朱时泰说道:
“只可惜先父走的太早,侄儿我没机会入宫戍卫陛下。”
上一任成国公身体一直不好,所以朱时泰一直在家侍奉父亲,没有担任过红盔将军。
徐文壁不知道朱时泰为什么在这时候说这些旧事。
但是他知道朱时泰肯定有话要和自己说。
两人距离值房越来越远,朱时泰这才说道:
“徐世叔,这件事过后,张阁老想要奏请编练新军。”
徐文壁一愣,他死死的盯着朱时泰,刚刚的疑惑瞬间一扫而空。
是啊,怪不得朱时泰和一众勋臣支持清查京营,原来是这样!
张居正支持编练新军,那新军就是勋臣子弟的晋升之阶!
这些位于人臣顶点的勋贵自然不需要,但是他们家中总有不能继承爵位的子弟。
编练新军,这事关多大的利益,也难怪这些勋臣支持。
而要编练新军,最重要的就是银子。
张居正执掌户部,清查京营后能省下的银子,就可以作为编练新军的预算。
朱时泰接着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