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18章 必须要出重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318章 必须要出重拳! (第1/3页)

    !

    ——【模拟开始】——

    《请派御史清查京营弊政疏》送到内阁,阁臣对于派遣御史大规模清查京营达成共识,却对如何处理京营产生分歧。

    张居正表示赞同,赵贞吉反对裁减京营,票拟反对你的奏疏。

    阁臣也达不成统一意见,隆庆皇帝也担心造成混乱,留中了你的奏疏。

    ——【模拟结束】——

    【剩余威望:1150。】

    【若要完全通过你的奏疏,需要支付200点威望值,是否支付?】

    只需要200点?

    苏泽也没想到竟然只要200点威望值?苏泽还以为这次需要的威望点很多呢。

    看来朝中支持清查京营的力量也很大啊。

    每年虚耗这么多的开支,朝堂上早有不满。

    苏泽选择了“是”,接下来就看系统了。

    【威望点已扣除,剩余威望点:950点。请尽快在现实中完成上书。】

    苏泽放下【手提式大明朝廷】,果然政治上最容易解决的,就是问题本身。

    而问题之所以拖着难解,往往是因为政治背后的斗争。

    京营裁减制造出来的利益太大,阁臣们争的,其实是这笔省下来的银元。

    要知道,三大营七十八卫所每年支出的漕粮高达二百万石,按照现在的粮食价格,一石米在京师的售价是一银元,这就是足足二百万银元的开支。

    就算是砍掉一半,那也是一百万银元的开支。

    如果能多出这笔银元,朝堂就能办很多大事了。

    而苏泽从武监开始布局,终于到了这一步,这笔银元他早就已经计划好了用处。

    ——

    苏泽的这份奏疏送到了内阁,果然引起了争议。

    张居正是最支持苏泽的奏疏,支持将派遣御史清军,重新核定京营人数的,在按照最后京营的人数发放军饷,裁掉吃空饷的京营预算。

    这是最能节省朝廷开支的办法,可以解决财政紧张的问题。

    赵贞吉是最反对的。

    赵贞吉分管军事。

    赵贞吉认为处置京营是应该的,但是他反对苏泽这种一刀切裁撤京营。

    赵贞吉认为维系京营存在是必须的,等清查完毕再募兵就是了,而不是和苏泽所奏那样,直接砍掉京营的编制,只保留真正在册的士兵。

    高拱对于两边的意见都不置可否,但是他也不愿意让户部独吞这笔预算。

    从隆庆四年以来,户部在编纂完毕《隆庆会计录》后,部权日益膨胀。

    作为次辅的高拱,也感受到了张居正的威胁。

    如果户部多了一百万银元的预算,那张居正的权力又要膨胀到什么地步?

    于是这份奏疏送入宫中,请求皇帝裁断。

    ——

    皇宫中。

    果不其然,苏泽的上疏又让皇帝犯了愁。

    和内阁的争议不同,皇帝的顾虑还是京师的稳定。

    总而言之,隆庆皇帝登基五年了。

    如果他刚登基,苏泽上这份奏疏,他立刻就会全力支持苏泽,整顿京营。

    如果是登基第二年,隆庆皇帝大概会犹豫一下,然后有保留的支持苏泽,派人调查情况再决定。

    但是现在是他登基第五年,大明朝这几年风调雨顺,财政也没有紧张到需要对京营下手的地步。

    皇帝刚开始痛恨京营的贪腐,但是现在他更怕处理京营闹出事情来。

    任何一家公司,都会花钱养着一些不干活的刺头,这倒不是没办法裁他们,而是上层没有动力去和这帮刺头斗智斗勇。

    反正朝廷养着京营也不是一年两年了,百年都养下来了。

    隆庆皇帝看向司礼监三人,问道:“司礼监怎么看?”

    李芳和陈洪都沉默了。

    李芳是保守,他也和皇帝一样,认为财政没有紧张到需要裁撤京营的时候。

    陈洪则是事不关己,裁撤京营省下的是国库的银子,和他执掌的内帑毫无关系,他对于军事也不懂,所以也不准备发表意见。

    面对隆庆皇帝的目光,冯保最后还是说道:

    “此等军务,陛下应该和勋臣商议。”

    隆庆皇帝想了想,也赞同点头,问一下勋贵的意见也好,只要勋贵反对,那正好借此拒绝苏泽的建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