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报道引起的科道风暴 (第2/3页)
一群报童手里高高举着报纸沿街叫卖,不一会儿就被一个青袍官员拦住。
“站住!”
报童看到来人的官服,连忙停下脚步。
“你有多少报纸?”
“回官人的话,小的报篓中还有十多份。”
“本官都买了!”
来了大客户,报童连忙将报篓中的报纸递上,这个官员扔下钱袋,夹着报纸就离开了。
但是很快这名报童就后悔了。
他提前卖完报纸,早早回到了养济院,很快回来的同伴就说,这一期的《乐府新报》非常好卖,有不少人愿意出两倍的价格购买。
那些最后卖出报纸的报童,平白比以往多赚了一倍的钱!
而就在这个报童懊悔的时候,绿袍官员带着报纸回到了都察院。
回到自己的官厅中,福建监察御史马汲举着报纸喊道:
“诸位!《乐府新报》还是刊了那篇文章!”
在场的御史一拥而上,将马汲手里的报纸抢空了,等到众人看完后,马汲纷纷义愤的说道:
“纠劾本就是我们科道官员的职责,《乐府新报》刊文诬陷朝廷命官,如果我们不站出来,日后岂不是要让报社取代都察院?”
马汲说完之后,整个官厅内都沸腾起来。
“上书!”
“上书弹劾罗万化!”
“这篇文章署名的都要弹劾!”
看到气氛调动起来,马汲又夹着报纸,来到隔壁独立的公房。
这是福建道资深御史邵学一的公房。
都察院御史没有太多的品级高低,以最资深的御史为掌印官,也就是说邵学一是整个福建道监察御史们的领袖。
“邵大人,同僚们都群情激奋,人心可用啊!”
邵学一见到马汲进门,放下手里的报纸说道:
“这件事干得漂亮,诸君先写奏疏,我们去面见大司宪,这次十三道监察御史联名上书,且看他报馆如何应对!”
听到十三道监察御史联名上书,马汲全身都激动起来。
上一次十三道监察御史一同出动,还是嘉靖朝大礼议的时候。
马汲仿佛有了见证历史的感觉,这次都察院的上书也必将载入史册,而自己就是历史的推动者!
这份感觉几乎要让马汲飘起来。
但是邵学一却没有马汲这么乐观,他说道:
“区区一个罗万化倒是没什么,但是那苏泽可是在报馆中,整日和罗万化厮混在一起。”
马汲听到了苏泽的名字,身体也微微一颤。
都察院中,谁人没有听说过苏泽的威名?
如果让马汲单独面对苏泽,他自然是不敢的,但是这一次是十三道联名,他自然有了底气。
总不能我们都察院,都抵不上一个苏泽吧?
就算是当朝阁老,面对如此汹涌的攻势,也要闭门待参的。
邵学一还是说道:
“这些日子多关注《乐府新报》的动向,报馆那边也让人盯着点。”
“还是报纸上署名的这些官员,让各道分别去盯着,再分别上奏弹劾!”
马汲立刻说道:“属下明白!”
交代完毕,邵学一带着报纸,分别来到了其他道的资深御史公房内,紧接着十三道都察院是的代表,浩浩荡荡的来到了都察院一把手,左都御史王廷的公房前。
——
“大司宪,他们要进来了!”
面对身边幕僚的提醒,王廷恐惧的抱住脑袋。
王廷的幕僚也姓王,名叫王恩贵,算是王廷本家的亲戚,从王廷出仕以来,就给王廷做幕僚。
王恩贵看到自家东翁这幅没出息的样子,也只能心中叹气。
左都御史多尊贵的职位啊,在京师谁不要称呼一声大司宪。
在汉代的时候,大司宪就是御史大夫,这是仅次于丞相的当朝第三号人物。
可大明朝的大司宪,也就是别人恭维时候说说罢了,谁真的坐上去都知道椅子扎屁股。
都察院的监察御史虽然官卑,但是都有独立的办案权,就是大司宪也不能干预他们上奏,否则一顶“阻塞言路”的大帽子扣下来,就是左都御史也撑不住。
在对普通御史的影响力上,左都御史甚至还不如各道的资深御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