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6章 神剑再斩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66章 神剑再斩妖 (第3/3页)

,您为何先来长兴县宣旨?这圣旨不是应该送到巡抚衙门就行了吗?”

    负责宣旨的行人冷冷的说道:

    “府衙的银子不是就在你们县里吗?”

    完了!

    贾静堂脑子里嗡嗡的。

    这时候,从队伍后面又走出一名绿袍官员。

    “在下是海大人麾下,协理太湖水务主事沈汶,奉海大人的命令,特来押解你们县衙中的待解送府银。”

    沈汶又说道:

    “海大人现在应该已经到了府城,贾大人刚刚听了圣旨,海大人是五府水务都御史,负责五府太湖水务,这是海大人的命令,即日就押解府银去府城。”

    就在贾静堂头晕目眩的时候,沈汶又说道:

    “贾知县,不知贵县县丞何在?”

    贾静堂愣了一下,沈汶脸上露出笑容说道:

    “帅县丞和我是故交,当年我们一起在应天府清田,今日到贵县想要和他聚一聚。”

    这下子贾静堂全部都明白了。

    他看向行人司的官员,又看向沈汶。

    这笔银元如果送到府城,那本地豪商士绅一定不会放过自己。

    也正如闵清说的那样,银子是县里借的,如果闵清真的翻脸不认,最后责任还是县令去扛。

    想到这里,贾静堂直接跪下来说道:

    “大天使!沈主事!罪官有事要坦白!”

    ——

    京师。

    苏泽从黄骥来信的那一刻,苏泽就知道闵清完了。

    几天前,通过帅嘉谟的线索,黄骥和海瑞很快就明白了闵清的伎俩。

    海瑞等来了宣旨的行人司官员,就亲自前往嘉湖巡抚所在的府城,又让行人司官员带着沈汶直扑长兴县。

    海瑞出手,剩下的就是垃圾时间了。

    长兴县就会成为闵清计划的倒塌原点,而一旦一个县令坦白,那剩余的县令也会将真相说出来,坍塌一旦开始,就会吞噬整个嘉湖官场,一直将闵清这个嘉湖巡抚拉下马。

    官场就是这样。

    权力,是自上而下的,也是自下而上的。

    嘉湖的官员,可以为了政绩跟随闵清,也会因为自保而背叛闵清。

    剩下来就看海瑞的了,苏泽相信以这位大明神剑的锋芒,一定能清理嘉湖官场。

    苏泽现在关注的是《隆庆会计录》。

    七月二十九日,《隆庆会计录》出台,这部大明的总账终于盘完了,进呈到了皇帝面前。

    隆庆皇帝十分高兴,下令赏赐了参与编纂会计录的户部官员,主持会计录编纂的张居正得以又封一子,而倡议编纂《会计录》的苏泽也到了十枚金元的赏赐。

    但是听说皇帝看完了会计录后,据说隆庆皇帝的心情不太好。

    京营年耗折银一百四十万银元,十二万在册士兵,几乎要吞没大明一成的财政。

    至于京营到底是什么样子,无论是皇帝还是阁老们都心中有数,别说打仗了,就连指望他们保护京师都没戏。

    河南岁入粮食一百二十万石,仅仅周藩王府的禄米,就需要五十八万石,几乎占据了河南岁入粮食的一半。

    湖广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湖广楚王府不仅仅圈占大量的土地田亩,还需要湖广三成的岁入供养。

    除此之外,马政糜烂,盐引亏空,西南土司叛乱频发军费增加,这些数字都让皇帝看了头疼。

    正如苏泽所料的那样,当皇帝看到账本的时候,自然也就知道肉疼了。

    既然皇帝和群臣都对朝廷混乱的开支不满,那苏泽自然要顺水推舟。

    但是大明财政的问题千丝万结,特别是京营问题更是事关京师稳定,不是可以轻易动的。

    马政和藩王问题,同样也是帝国纠缠至今的重症,也不是一道奏疏两道奏疏能够解决的。

    可政治上的事情,就像是一把火,如果不在火烧起来的时候添柴,这把火就会很快熄下去。

    如果《会计录》出台后朝堂没有动作,那百官也就会当这件事没发生过。

    所以这把被张居正点燃的火焰,苏泽要让他继续燃烧下去。

    《为圣裔积弊日深乞敕严革以彰至德事疏》

    那就从曲阜孔家,这最“容易”解决的问题下手好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