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3章 海上京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63章 海上京观 (第2/3页)



    通政署就在琉球王宫边上,据说原本是琉球世子的宫殿,所以还有一座小门和琉球王宫连接。

    琉球的建筑风格其实和福建差不多,偏爱华丽的琉璃瓦,加上这里本来也算是王宫的一部分,所以整体上十分华丽。

    大明琉球通政署的衙门大小,已经超过了琉球所有的官署。

    当然,琉球通政署的人员也超过了琉球自己的官署。

    通政署有主司吴绍祖一人,此外他还有两名副手。

    锦衣卫百户徐锦,是吴绍祖的副手,负责通政署的安保和琉球反谍工作。

    市舶太监唐员,琉球市舶司虚设,也在通政署下,专门负责在琉球汉人商人的事宜,保护华商利益,并且督促琉球缉捕私掠和海盗。

    除此之外,还有一名飞剪特快官,这是通政司的官员,负责使用和维护通政署的飞剪船,及时向大明递送情报消息。

    这些是官,另外还有锦衣卫二十人,这些都听从徐锦的命令,负责保护通政署的安全。

    吏员二十人,这些都是通政署的文员,负责相关的文书工作。

    其实在来的时候,吴绍祖和副手们不算太愉快。

    一个文官,一个锦衣卫,一个太监。

    这样的组合,放在京师任何一个衙门,都要天天打出狗脑子来。

    但是到了琉球之后,大概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共情,让三人放下了成见,开始通力合作起来。

    有关琉球国内贵族暗通倭国的情报,就是三人合作搜集来的。

    吴绍祖看着两个难兄难弟,咳嗽了一下说道:

    “水师走了,但是我们的任务还要继续。”

    锦衣卫百户徐锦杀气腾腾的一笑,市舶太监唐员也露出阴恻恻的笑容。

    吴绍祖说道:

    “虽然琉球上层的亲倭势力都被铲除,但是民间也有不少和倭国往来密切的。”

    “肯定还有不少倭人潜伏在琉球,密谋作乱,所以接下来我们通政署还要继续努力,将琉球的倭人细作全部抓出来!”

    吴绍祖的语气中也是杀气满满,既然是倭人害的自己发配来琉球,那就别怪自己对倭人不客气了!

    吴绍祖想起了灯塔挂着的人头,他决定将倭人细作的人头都挂在上面,让琉球人见识下什么叫做京观。

    ——

    南直隶,金陵城外,一群皂吏正看着田间两名官员。

    其中一个中年人穿着七品知县的官袍,而另外一个穿着不入流官袍的中年人,则大步在田间走着。

    不入流倒不是骂人的话,大明官阶九品,但是总有一些没有官品的职位。

    学政就是最典型的不入流官位,他们的官袍没有文武官员的补子,但是其他都和正常官袍一样。

    两个脚踏官靴的大老爷站在田里,一群皂吏却站在田间,这场景怎么看怎么违和。

    不入流的官员在田间一边走一边口中念念有词,过了半天对着七品知县说道:

    “沈大人,田契上的面积错了。”

    “帅兄,少了多少?”

    “周氏家的土地,要比账上的土地少了七十五顷。”

    田间的皂吏们额头都是汗水,周氏是金陵城外的大户,他家田亩少报造假,这些皂吏都是参与的。

    但新上任的这位沈知县,听说是海瑞海巡抚的门生,也学着海巡抚铁面无私,上任就拿着周氏开刀,要清查周氏的土地。

    本来这些皂吏自以为做的天衣无缝,周氏的土地分成了很多块,他们是将隐田藏在这些零碎的土地中,如果不实地测量,是很难测出少报的土地的。

    而且周氏的土地都被切割成不规则的形状,这又给计算土地面积制造了难度。

    按理说,新官上任遇到这样的打击,大概也就偃旗息鼓了。

    县里最大的户拿不下来,剩下的清田工作就是做做样子了。

    但是不知道这位沈县令找来的这位帅嘉谟帅学政,这位学政不干学政的事情,偏偏多管闲事帮着沈县令清田。

    更让所有老吏惊惧的,是这位帅学政只要在田间走上一圈,就能算出土地的精确面积。

    他算出来的结果,跟整个金陵附近最好的舆师算出来分毫不差!

    等皂吏们离开,沈县令对着帅嘉谟说道:

    “帅兄,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