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归去来兮 (第2/3页)
带黑,但是却透着无比的威严,只是此刻一丝淡淡的微笑,冲淡了些许。 炯炯的眼神。 让人不敢直视。
纪晓岚当头拜下,恭声说:“下官拜见地君!”
海帆虽然也是跪下了,他不认为自己跪拜自己地祖宗有丢人的,只是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称呼海瑞。
海瑞也是看出了海帆的为难,摆摆手,说:“都起来吧!”
纪晓岚站起身,但是却是半低着头。 但是海瑞的一句话还是真真切切的听在了耳中。
海瑞虽然在打量着海帆,却对纪晓岚大大的说了一声好。
就是这么一句很普通的称赞却让纪晓岚十分地激动。 这也让海帆有些感叹,电视剧毕竟不是真的,没有哪个臣子敢于挑衅皇权地,阳世如此,此刻亦如此。
海瑞对纪晓岚说:“纪爱卿,暂且退下吧!”
等纪晓岚退下之后,海瑞对海帆说:“孩子。 坐吧!”
前世之时,海帆虽然见过家中悬挂的海瑞画像,但是和现在看来却没有想像的地方,但是看着眼前的人,海帆却有一种实实在在的骨肉相亲的感觉。
海瑞也是暂时放下了身为地君的架势,和海帆很是寻常地聊了起来,特别是对海家那几百年的历史尤为感兴趣。
当海帆渐渐的没有了最初的拘谨之后,海瑞也是将话题慢慢的转移到地府之中。
海瑞说:“孩子。 我知道你肚子里有太多的疑问,我就给你慢慢的说明!”
海瑞又问:“孩子,你能猜出,这地府之中有几位地君吗?”无错不跳字。
海瑞的第一个问题,就让海帆有些傻眼了。 地君在海帆地思维中就是阎王爷的别称,但是听了海瑞的这个问话。 却让海帆明白自己的那种理解不太正确,至少是不太精确。
海瑞站起来,说:“其实,这种事情也是很容易理解的。 我中华自有文明之始,这地府便是存在了。 但是先古之时,人口实在是太少,所以在这人死后回归地府之时也是如此。 那时的地府只是一个容纳场所罢了,直接归几位大神兼管。 但是到了秦汉之时,人口地剧增,让地府的管理变的复杂的多。 地君这个职位也就孕育而生了。 这种必然现象。 随着时间的长河是势必不能免除的。 秦汉两晋是一个阶段,隋唐五代是一个时代。 宋元是一个时代,明清自然也是一个时代。 这种本是为了管理方便才定下的设置,渐渐变成了四个相对独立的国家,分别以秦汉、隋唐、宋元和明清相称。 这不同的国家自然有各自的地君掌管一切,所以现在这地府之中共有四位地君。 ”
李帆问:“另外三位地君都是谁呀?”
海瑞说:“这地府地地君,都是神界地众神,从各个地界中挑选出来的,说来惭愧,也并不是以才干,谋略为依据,而是将公正视为了敌意标准。 而是不是能够以一颗公正之心处事,也地确是在地府为地君的首要条件,毕竟还是有很多的人才可供选择,来帮助地君的。 我就是因为这个才成为这明清地界的地君的。 至于那三位嘛,秦汉的地君是历史上有名的‘强项令’,原汉光武帝时期的洛阳令董宣;隋唐地君是鼎鼎大名的狄仁杰;而宋元地君则是包拯包龙图。 ”
海帆听着这令三位地君的名讳,果然都是那个时期比较有名的,以清廉公正著名的先贤。
但是,海帆却也有另一个问题问了出来:“这四国之外,还有别的地界吗?”无错不跳字。
海瑞点点头,说:“还有一个地界,不过并没有地君的设置。 在那里面,居住的是原三皇五帝时期至东周末年的转世先人,同时历史上那些朝代的皇族、王族也都居住在了那里。 ”
海帆想像也是,这四位地君虽然都有贤名,但是毕竟有着很深的忠君思想,如果在自己管辖的地界中有原皇族的出现,那么势必是会有很深的影响的。
海帆在自己的脑海中也勾勒出了一幅画卷,将整个地府的局势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同时海帆也明白,只要有人的地方。 就会有矛盾,只是自己还不清楚是矛盾罢了。
海帆没有将这里视为鬼界,一切还是以人地标准来看问题的,而且这种理解也是没有不妥的。
海瑞像是明白海帆的思绪一般,说出了这矛盾所在。
海瑞说:“想来,你也清楚,你生活的那个时代。 人口问题是十分严重的,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地府地压力也是如此的。 ”
海帆有点明白了。 他说:“是不是又到了划出一个新地界地时候了。 ”
海瑞点点头,说:“正是。 但是,经过了这几千年,就算是以地府之大,也是被这五个势力给瓜分完了,要想划出一个新地界,就要有别的地界受到影响。 ”
海瑞的话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这就是矛盾的根源所在。
海瑞又说:“没有哪位地君为让步的,所以只有通过战争来决定了。 这是自古以来的定理。 ”
当矛盾不可调和,那么就只能用战争来解决了。
地府地战争会是怎么样的一种情形呢?
海瑞说:“在这里,说是地府,只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