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这年头,贼都这么大胆啦? (第2/3页)
四米多高的高度,觉得这小顺子也有点太胆小了,莫名觉得很搞笑,“你放心,宫中典籍都有记载,你轻点,过去听听他们都说啥……”一边说着,一边手上动作却是不停,把小顺子的最后一只腿也送出了窗口。
小顺子扒着窗框的手指节发白,他蜷着身子蹲在半米宽的挑檐上,蟒纹裤脚被风吹得噼啪直响,露出绑腿间打颤的小腿。
"轻点挪!" 刘载均扒着窗沿的脑袋探出来,眼睛亮得像见了腥的猫,小声说道:"摔下去朕可不管接!" 小顺子咬牙回头看他一眼,喉结动了动有点想说脏话,但是他又不敢——主子这会儿哪管他恐高不恐高,活脱脱像个非要拆鸟窝的熊孩子。
风里飘来隔壁的墨香混着酒香。小顺子贴着墙根蹭过去,还好他身形还算是瘦小,这挑檐倒是担住他的体重没什么问题,慢慢磨到鹤鸣楼那边,手把住了那窗户下的窗台,一动都不敢动。
"孙大人何必藏着掖着?" 屋里突然飘出句话。小顺子瞬间竖起耳朵,这声音?是翰林院掌院学士,张云桥?小顺子也有点纳闷,责任感却空前膨胀起来,孙尚书见这老书呆子干什么?
“孙大人,” 张云桥轻轻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谨慎的试探,“今日陛下初次临朝,其言行举措,您也看到了。以您与太后的亲缘,不知太后对陛下此举持何看法?”
孙星探神色一凛,微微皱眉,立刻打断道:“张大人,慎言!太后如今乃国之太后,朝堂之事,她自有决断,切不可再以寻常父女关系论之。”
张云桥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丝歉意:“孙大人勿怪,是老臣失言了。只是陛下年纪尚轻,今日朝堂上对待蒙古之策,实在令人忧虑。《礼记》有云:‘国君春田不围泽,大夫不掩群,士不取麛卵。’此为仁德之道,陛下却欲奴役蒙古平民,这实在与我朝以仁治国的理念相悖甚远呐。”
孙星探轻轻叹了口气,神色略显凝重:“张大人所言,我岂会不知。只是陛下初登朝堂,急于树立威望,做出些激进决策也在所难免。只是这决策,确实过于草率了。”
张云桥微微向前倾身,眼神中满是忧虑:“孙大人,老臣以为,如今陛下身边急需能引导他的良师。他对朝堂之事诸多生疏,又如此冲动行事,长此以往,朝堂恐生祸乱。在陛下尚未完全领悟治国之道前,太后继续主理朝政,或许更为妥当。您看呢?”
孙星探心里暗暗叫苦不迭。想当初将女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