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上朝 (第3/3页)
都督?能被称为都督的那应该就是五军都督府的都督了吧,这个部门刘载均还是知道的,这都督的职责有些类似于国防部长,虽说不同于在外征战的将军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的权利。但是有调配和管理军队事物的权利。
林朝宗作为户部尚书,当然一开口就是钱粮之事,似乎是引得这位都督大人不太满意。一旁的静舒也翻着小纸条,在御案下面展示给刘载均看。
“五军都督府都督,刘彦昭,陛下的堂叔。”
堂叔……这人看着年纪50左右,是自己老爹的堂哥啊,竟然是亲戚。
又听这都督刘彦昭说道:“林大人,如今鞑靼压境,迫在眉睫。户部不能只看到耗费,却不顾国家安危。当下投入是为了长远安稳,若此时吝啬,一旦战败,损失更大。”
他转向刘载均,单膝跪地,朗声道:“陛下,恳请下令让户部全力支持。有了钱粮支持,定能组建新军,击退鞑靼,保百姓平安,振国家威望。望陛下明鉴!”
哟?这堂叔没问太后,竟然是直接问的我?刘载均心里想着,这倒是有可能,刘家的人怎么也算皇家,并不认可太后执政倒是可以理解。
还没等刘载均说话,朝堂众臣中右侧前列又站出一人来,这人白发苍苍,眉毛都白了,看年龄约莫能有个七八十岁,他先是恭敬地向刘载均行了一礼,颤颤巍巍的开口说道:
“陛下,各位大人。老臣以为,《论语》有云‘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如今鞑靼部来势汹汹,若一味兴兵对抗,耗费巨大不说,还会生灵涂炭。”
他微微顿了顿,喘了口气接着道,“好战必亡,此乃古训。鞑靼人或许只是缺衣少食才来劫掠。咱们不妨以仁德相待,给他们些土地耕种,再施予粮食赈济。如此,化干戈为玉帛,彰显我朝的仁义,也能保百姓太平,国家也不用为战事耗费大量钱粮。望陛下三思啊。”
“啧,”刘载均看着静舒手上纸条写着“翰林院掌院学士:张云桥”,听他还要给这些鞑靼人粮食,还要给他们土地,又想到昨天让马彪给念的实录,一时间心头就是火起,没忍住说了一句:“古训还说过‘苟利帼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呢……”
这声音虽小,但他说话时大家都静了下来,这声音在大厅内显得无比明显。
一时间,所有大臣都瞪大了眼睛,莫名其妙的看向刘载均,就连面瘫后妈都有些诧异的看了过来。
刘载均暗叫不好!
卧槽?这是说错话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