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九章 封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十九章 封锁 (第3/3页)

简化字识字课本发到了每一个学习班,不管大人还是老人,都得笨拙地握着炭笔,描画着横竖撇捺。

    小孩儿不用。

    小孩儿白天直接送去工厂与工坊旁边的托儿所和学堂上学。

    还管饭呢!还会教饭前先洗手呢!

    老省心了!还不耽误赚银子!

    哎呀还得是起义军管得好!他们有些地方的确理解不了,比如分给他们的地只让种,不让买卖,连地契都是存在“办事处”的,但是日子好过了就行了嘛!

    起义军又不可能吞他们这十亩八亩的嘞!他们开荒都是起义军战士们一个接一个来帮的忙!

    索伦,鄂伦春等少数民族也逐渐融入了这里。

    他们赖以谋生的手段仍有发挥的余地,且不会再被剥削,还能学字,吃饭,拿工钱,能让娃娃安安全全的长大,没有因为民族和出身不同便分出高下尊卑,反而是互相尊重,互相去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一起为了更好的未来和明天去努力。

    山海关内,气氛却截然相反。

    康熙的谕旨一道道发出,严令各地督抚稽查“悖逆之言”,甚至鼓励告密。一时间,因言获罪者甚众,人人自危。

    汉人官员们也在康熙日益加深的猜忌下,变得更加谨小慎微,康熙带头如此,达官显贵之间,满汉隔阂越发激烈深重,朝廷倾轧猜忌,显得愈发令人窒息。

    清军火器营的工匠们在水深火热中试图仿制“开花弹”,却屡试屡炸,徒增伤亡,进展缓慢。

    巨大的军费开支如同无底洞,不断消耗着清廷本就不甚宽裕的国库,南方的税赋催得更急,民间的怨气无声的积累。

    费扬古谨遵圣意,死死守住防线,绝不主动出击,华夏政权也并未急于南下,似乎专注于内部的消化与建设。

    双方哨骑偶尔隔河相望,甚至华夏这边还会打个招呼,扔个午饭分享一番。

    最底层的士兵有时难以抗拒。

    双方便谨慎的把武器都留在马背上,坐到一起吃饭,简短的谈天。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