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暴利 (第2/3页)
时的“荐璧”礼,即进献玉璧时必须搭配白鹿币,垫在玉璧底下当衬底。
你不买,刘彻可就找到理由把你和你的家产一锅端了!
再加上由于白鹿币本身无价值,朝廷可无限“印钞”收割地方的财富,事实上完全是变相的对诸侯富商征税。
看似只坑了贵族诸侯,但民间财富迅速流向中央,却不再流回民间,而是在对外战争中迅速蒸发,间接中就推高了物价,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就连司马迁《史记·平准书》中,也批评白鹿币是“与民争利”,班固《汉书》更是认为这是汉武帝“穷兵黩武”的恶果,导致社会动荡。
琉璃其实也一样,但不同的是,琉璃至少是能让世家大族心甘情愿购买的,也能再顺势拿出望远镜来配合战争,或者挑起匈奴之间的争端。
总之,短期内,诸侯们不会像白鹿币那样怨声载道,也不会过早导致经济混乱。
在此期间,尝到甜头的刘彻,她也更容易去动摇,好规避琉璃同样推高物价,剥削到底层百姓身上的问题。
银山是一样办法,以后对外贸易也是一样办法,当务之急是先在刘彻这里占据更多的地位,让她看起来比起张汤,桑弘羊更能有效敛财。
到时候,刘彻会选谁,还用问吗?
他可是唯才是举到司马迁愤而将卫青和霍去病合并入传,虽然不否认战功,却写成“柔媚取容”之人,讽刺他“用人唯亲”来着!
但这对于殷灵毓来说,这是比较快速且合适的,能去尽力改变时局的办法了。
至少,她已经尽力去降低对于百姓的压力,只是刘彻的诉求与百姓的富足安定很难兼容。
殷灵毓也只能尽力而为。
“啥?沙子变琉璃?”刘彻不敢相信。
殷灵毓认真地点点头:“陛下,千真万确。只需将合适的沙子与一些配料混合,经高温烧制,就能变成这晶莹剔透的琉璃。”
刘彻眼睛瞪得更大了,在他的认知里,如此美丽珍贵之物怎会由沙子制成。
殷灵毓接着道:“琉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