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9章 仁厚的太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29章 仁厚的太子 (第3/3页)

,将宗族拆散,然后几十个不同姓氏混居组成一个村庄。”

    朱元璋连连点头,说道:“好好好,太好了,就按照你的法子来。”

    ——

    “哈哈……”

    马皇后正在宫里教导常妃、徐妙云,忽然就听到朱元璋开心的笑声。

    她不禁笑道:“陛下这是又遇到什么喜事了。”

    常妃笑道:“最近朝廷确实喜事不断,下面的人都说陛下都变和蔼了呢。”

    徐妙云也点头附和。

    最近喜事确实多,最大的喜事莫过于倭寇和张士诚余孽被消灭。

    大明海疆环境顿时就变得和谐了起来。

    再加上各个战线也是捷报频传,任谁都能看得出来,大明国祚已然稳如泰山。

    别说是朱元璋,所有既得利益者都非常的高兴。

    正说话间,朱元璋走了过来。

    众人起身见礼之后,两女就识趣的离开了,只留下夫妻二人。

    马皇后笑道:“什么事情,看把你高兴的。”

    朱元璋就将方才朱标的话大致讲了一遍:“你说,咱是不是应该高兴。”

    马皇后也惊喜的道:“那确实值得高兴,不知不觉标儿就长大了。”

    朱元璋感慨的道:“是啊,之前还觉得他是个小孩子,除了聪明点,天赋高一点,也就没别的了。”

    “这一眨眼,他就对国家有了属于自己的认识,治国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好啊,实在太好了。”

    马皇后眼睛一转,说道:“更值得高兴的是,他的想法和你还不一样。”

    “你们父子俩正好可以互补,父子齐心其利断金啊。”

    朱元璋哑然失笑:“人家兄弟齐心……不过你这么说也不错。”

    “我们父子齐心,必将无往而不利。”

    然后他又说道:“你说标儿和咱不一样,也确实如此。”

    “在气度上,他比咱更像一个皇帝。”

    “不过也正因此,有些事情他做不来。”

    “这权力就像是长满刺的荆条,咱得把上面的刺给他拔掉。”

    马皇后并不反对这一点,但也有不同意见:

    “也不能将所有刺都拔掉,只有感受到疼痛,他才能知道执掌权力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朱元璋愣了一下,思索片刻才说道:

    “妹子这话说的在理,保护的太好了对他反而不好。”

    “马钰经常说,温室里的花朵很脆弱,就是这个道理。”

    马皇后点点头,然后顺着他的话说道:

    “说起标儿的成长,也得感谢钰儿。”

    “其实回顾过去想一想,标儿真正成长起来,也就是跟着钰儿学习之后的事情。”

    “如果没有他,标儿成长不到今天的高度,还有樉儿更是如此。”

    朱元璋笑道:“所以你收了个好侄子啊。”

    “可惜,他偏偏喜欢那个王敏,否则咱说什么都得嫁个公主给他。”

    说到底,他还是相信姻亲。

    不过倒也不怪他,时代就是如此。

    提起此事,马皇后也遗憾的道:“我还想着,先给他娶两房小妾。”

    “等过个十年八年,将大姑娘嫁给他呢。”

    古代有回嫁一说,就是女子出嫁后,将自己的一个女儿回嫁给娘家。

    苏轼的姐姐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嫁给了他表哥,结果被虐待病死。

    受到风俗的影响,马皇后想将女儿嫁给侄子,也就不奇怪了。

    哪知道,听了她的话朱元璋气愤的道:

    “娶了咱的女儿还想纳妾?他想的美。”

    “以后凡是娶了公主,绝不允许纳妾,否则看咱怎么收拾他们。”

    马皇后劝道:“你真要这样做,反倒会让娶公主变成苦差事,但凡有点能力的谁还愿意娶公主。”

    “可以禁止他们狎妓,限制他们纳妾的数量,最好不要强行禁止。”

    朱元璋明显不喜欢听此类的话,不耐烦的说道:

    “静镜也才十岁,离成婚还早,先不谈此事。”

    马皇后也没有强行劝说。

    现在人都讲究多子多福,你就只允许驸马娶一个,别人肯定不愿意。

    到时候好事反而容易变成坏事。

    不过思想不是那么容易就转变的,强行劝说不但起不到作用,反而会将两人关系闹僵。

    等以后再慢慢和他说。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