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2章 无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12章 无题 (第3/3页)

   不是说好的过几年吗?怎么突然就赐婚了?

    从朱樉那里得知事情缘由,他不禁笑了。

    朱元璋还真是不放过任何机会啊。

    不过话说回来,这次绝食还真是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马皇后、朱标对自己的态度都有了根本性的转变。

    说的直白点就是,他们终于进入了‘亲戚’这个角色。

    现在就连朱元璋的疑心病都被治好了,要试着缓和双方关系。

    难怪都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至于要不要同意此事,那还用考虑吗,肯定娶啊。

    自上次见面后,他就让朱樉全方位的了解了她的情况。

    在生活习惯方面,妥妥的就是一个河南人。

    而且自幼饱读诗书,弓马娴熟。

    用朱樉的话来说:“将来你们两口子打架,你是挨打的那个。”

    马钰最关心的还是性情问题。

    整体来说还算不错,并没有视人命如草芥之类的坏毛病。

    唯一的缺点就是有点骄纵。

    不过这也正常,作为王保保的亲妹妹,要是没点大小姐脾气反而不正常。

    只要本性不坏,这点小毛病是可以纠正的。

    啥?你说他自作多情,不顾对方的想法?

    别闹了,也不看看是什么时代。

    不娶她,才是真的将她往火坑里推。

    她但凡有点良心,还得谢谢我呢,马钰心中这般想道。

    ——

    对于这桩婚事,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面进行了阻拦。

    那就是新任礼部尚书陶凯。

    赐婚这事儿肯定要经过礼部的,在马皇后见过侄媳妇之后,朱元璋就找到陶凯让他拟定圣旨。

    陶凯大为不解,不是要用她拉拢王保保的吗?

    让她嫁给亲王才是最合适的啊,怎么突然赐婚给马钰了?

    此时两人还处在蜜月期,朱元璋难得的多解释了几句:

    “王保保不过丧家之犬尔,不值得咱花费心思拉拢。”

    “况且这是皇后亲自指定之事,咱也不好驳了她的面子。”

    然后又简单提了一下离间之事。

    陶凯依然觉得,就此放弃拉拢王保保实在可惜。

    但听到马皇后亲自出面,就知道此事已成定局,也只好放弃了自己的想法。

    然后就和朱元璋商量了一下离间计。

    最后决定,不光要将赐婚的事情传播出去,还要给王保保写信报喜。

    突出一个杀人诛心。

    很快赐婚旨意下达,阿鲁温出面接旨。

    观音奴即便心有不甘,也只得无奈的接受。

    唯一让她高兴的是,圣旨上说等她及笄了再成婚。

    也就是两年后。

    她现在无比期盼,这两年内大哥能打个大胜仗,然后想办法将自己救走。

    事实上,皇帝突然的赐婚,最震惊的还是大明群臣。

    大家怎么都想不通,这毫无征兆的,为何突然就赐婚了?

    有一说一,大家一开始还以为马钰会娶个公主啥的。

    怎么就把王保保的妹妹嫁给他了?

    但不论大家反应如何,旨意都已经下来了,事情已经成为定局。

    接下来就是送礼了。

    在赐婚旨意下达的第二天,河南侯府门外就排满了送礼的队伍。

    就连李善长、常遇春、汤和等顶级权贵,都派人过来送了一份贺礼。

    尽管早就知道马钰圣眷正隆,在大明地位很高,可这一幕还是让阿鲁温和观音奴感到震惊。

    至于马钰家就更别提了,送礼的人更多。

    阿鲁温那边多是管家送礼,马钰家来的多是家主本人。

    家主不在家的,就是最重要的人物过来。

    即便马钰在‘生病’,这种事情也不得不亲自出面接待。

    好在大家都知道他身体欠佳,坐一坐就离开了,没有多呆。

    有人欢喜有人愁。

    王保保此时就非常愤怒。

    他打兰州久攻不克,然后被徐达以疲敌之计击败,一战损失了八万余人。

    失去了黄河以南所有的土地,也意味着彻底失去了在中原的根基。

    不过还好,当初他从中原退走的时候,掳走了大批百姓。

    回到和林后,就将所有青壮去全部征召参军。

    算上之前剩余的一万多主力,重新组建了一支七万人的军队。

    然后加紧训练,准备着下一次与明军的对决。

    不过他也知道,凭借自己这点人,是打不过明军的。

    于是就给驻扎在应昌的至正帝送信,邀请他来和林,大家合兵一处共抗明军。

    然而就在这时,谣言四起。

    王保保的根基在河南山西一带,现在手中力量折损六成有余,却无法得到补充。

    一旦手中军队被打光,他在大元朝廷将无立足之地。

    所以他想保存实力。

    邀请至正帝过去,只是为了找个替他挡箭的。

    甚至还有传言,他欲借着手里最后一点力量,与明朝和谈。

    非但如此,至正帝那边也有风声传出。

    因为至正二十五年的事情,王保保同时得罪了皇帝和太子,两人想要夺了他的兵权报仇。

    听到这些谣言,王保保当即就断定:

    “是大明的离间计,我们决不能上当。”

    他不光是如此安抚部下的,还写信告诉至正帝父子,自己绝无二心。

    至正帝也很快给他回信,表面上夸他忠诚,却绝口不提去和林的事情,反而邀请他带兵去应昌。

    王保保自然不愿意去,不是他不想和至正帝合兵一处,而是他知道应昌守不住。

    只有和林,远离中原又被蒙古经营数百年,是最合适用来当做决战之地的。

    明军打这里属于劳师远征。

    他们就算正面打不赢明军,拖也能将明军的后勤拖垮。

    他再次写信劝说至正帝。

    然而越是如此,至正帝和大臣就越是怀疑他,说什么都不愿意去。

    就在这个时候,大明皇帝给观音奴赐婚的消息就传了过来。

    而且赐婚对象还是皇后的侄子马钰。

    马钰的名声早就已经传到了元朝君臣耳朵里,也都知道他地位特殊。

    这摆明了就是拉拢啊。

    关键是,朱元璋写给王保保的亲笔信,也‘意外’被至正帝的人给截获。

    这下他们想不怀疑都不行了。

    至正帝更不敢去和林了。

    王保保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可谓是又惊又怒又担心。

    然而却没有丝毫的办法。

    正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就在这个时候,至正帝突然驾崩了。

    太子爱猷识理答腊在群臣的拥护下,终于登上了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

    然而,还不等他高兴,就收到军报。

    李文忠率领大军打过来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