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事了,赐婚 (第3/3页)
三个月时间观察徐国公的身体情况,但现在他的病情一日都耽搁不得。”
另外一名始终没说话的御医,也出声附和,表示自己无能为力。
“所以只有郑院使是最适合的人。”
马皇后面上露出犹豫之色,理是这么个理,可有了之前的失误,她实在不放心郑良琦。
这时朱标说道:“娘,我觉得薛御医他们说的有道理,不如再给郑院使一个机会吧。”
“有了之前的失误,我想他必然会更加用心为表弟治疗的。”
“如果您实在不放心,就让薛御医一同诊治。”
使功不如使过,这个道理马皇后还是懂的。
况且儿子都过来劝了,她也终于松口,对郑良琦说道:
“听到了吗?再给你一次戴罪立功的机会。”
“如果这次再出错,就别怪我不讲情面。”
劫后余生,郑良琦松了口气,连忙叩头:
“谢娘娘,谢殿下。”
马皇后冷哼一声,道:“起来吧,快点去给钰儿治疗。”
三人不敢耽搁,再次来到桌子前商量着开药方。
期间郑良琦郑重向两名同僚道谢,感谢他们不但没有落井下石,还帮忙说话。
薛御医二人也只是叹了口气,没有多说什么。
其实大家都懂,当御医看起来光鲜,实则随时有生命危险。
尤其是在洪武帝这边当御医,更是脑袋别在裤腰带上。
说不定什么时候人就没了,所以争权夺势的想法也就淡了。
大家更多考虑的是如何活命。
在不牵连到自己的情况下,替别人说句话,又何尝不是给自己留条后路呢。
之后三人就商量着开了一副药方。
另一边,马皇后等人连忙走到床边,想着要怎么安慰他才好。
哪知马钰却笑道:“姑姑不用担心我,死都不怕区区一点后遗症又算的了什么。”
“现在我每多活一天都是赚的,只有开心没有悲伤。”
“您也不要难过,要不然我也该难过了。”
听到这话,马皇后眼泪再次流了下来。
常遇春等人也是唏嘘不已。
换成别人说活一天赚一天之类的话,他们肯定不信,但马钰说没有任何人会怀疑。
有的只是对他坦然心态的敬佩。
吃完药,马钰终于来了困意,昏昏沉沉睡了过去。
马皇后这才稍稍放下些心。
之后就在朱标的劝说下返回宫中,临走时还一再叮嘱朱樉照顾好他:
“但凡有任何不对,就及时去宫里喊人。”
刚进入皇城,就有一位小宦官过来,说是奉皇命让郑良琦三人去乾清宫问话。
放在以前,马皇后肯定也会跟过去,和朱元璋说说具体情况。
然而这次她只是冷着脸,直接回了坤宁宫。
朱标心下苦笑一声,看来母亲这次是真的生气了。
不过这样也好,越是如此就越逼真,父亲就越不会怀疑。
至于父母感情会不会出问题……
这一点他是不担心的,一起经历风雨走过来的,感情之深厚不是轻易就能动摇的。
而且这次也让父亲知道,自己一家人对表弟的重视。
这样也能防止他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想到这里,他就追了上去,陪着马皇后一起去了坤宁宫。
他自然也想去乾清宫亲自盯着,以防郑良琦三人说错话。
但母亲生气,自己要是不陪着她就太反常了。
反而会引起怀疑。
接下来的事情,就只能相信郑良琦了。
郑良琦三人跟随内侍一起来到乾清宫,在门外候了大半个小时才得到召见。
不出意外,朱元璋仔细询问了马钰的情况。
三名御医都表示,徐国公病情恶化,幸好提前发现,还有控制的机会。
朱元璋关切的问道:“能恢复到什么程度?会不会有什么影响?”
知道真相的郑良琦只觉得后背发冷。
另外两名御医则感叹,徐国公圣眷正隆啊。
薛御医出面回答:“徐国公脏器损伤严重,恐怕很难恢复如初。”
“且就算控制住,今后也会体弱多病,需要人长期照顾。”
朱元璋眼神里闪过一抹喜色,脸上却满是怒容道:
“郑良琦,你该当何罪?”
郑良琦跪下叩头道:“臣知罪,请陛下处罚。”
朱元璋冷哼一声道:“你罪当处死,但念在你误打误撞提前发现了徐国公病情,就饶你一命。”
“然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打二十大板,罚俸半年。”
郑良琦内心苦笑,面上感激的道:“谢陛下洪恩。”
朱元璋又说道:“好生为徐国公治疗,若再有差池,咱定不轻饶。”
郑良琦叩首道:“是,臣一定尽心尽力治疗徐国公。”
朱元璋自然不会轻易相信御医的话,没多久锦衣卫那边就送来了详细情况。
他这才相信此事,心中的忌惮终于放下。
但接着他就开始头疼了。
马皇后的态度他自然也知道了,这是在生自己的气呢。
得想个法子哄哄她。
很快他就想到了一个不错的主意,于是就去了坤宁宫。
朱标正陪着马皇后说话,见父亲过来就识趣的离开了。
朱元璋在马皇后身边坐下,露出讨好的笑容。
马皇后冷着脸,看都没看他一眼。
朱元璋干咳一声,道:“郑良琦实在太可恶了,方才咱已经重重处罚过他了。”
“若不是马钰的病还需要他治疗,咱当场就想砍了他。”
马皇后嘲讽道:“呦,好威风啊。”
见她肯说话,朱元璋心中一喜连忙道:
“咱知道你生咱的气,可这事儿真不怪咱。”
“咱就是想吓唬吓唬他,谁知道他竟然绝食了,你不也一样没有想到吗。”
马皇后冷哼道:“哦,你的意思是事情怪我了?”
朱元璋连忙说道:“没有没有,这事儿谁也不怪,都是误会引起的。”
“咱方才也问过郑良琦他们了,所幸并无大碍。”
“以后只需好生调养可保性命无忧,你就别担心了。”
马皇后自然知道适可而止,将态度摆明作为警告就可以了,再闹下去反而会将事情弄的不可收拾。
于是就说道:“现在他都这样了,你也该放心了吧?”
朱元璋讪笑道:“妹子这话说的,咱什么时候不放心了,都是误会。”
马皇后叹道:“我也知道你这么做是为了咱们家好,但需知过犹不及。”
“大明即将面对的困难局面,你是知道的。”
“需要无数能人志士一起出力,才有可能渡过。”
“如果你总是这般多疑,谁还敢为朝廷尽心尽力?”
“刘伯温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之前我们拿他当棋子,他整日就想着辞官。”
“现在让他置身争端之外,他就踏踏实实工作,再无他心。”
朱元璋脸色有些难看,但还是说道:
“你说的事情咱也知道也在改,最近一年不是没怎么杀人吗。”
“马钰的事情你放心,咱不会再拿他如何。”
“不为别的,咱可不想婆娘孩子都和咱离心离德。”
马皇后明知道他在安抚自己,心中还是很受用的。
朱元璋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对家人是真的非常重视。
作为一个女人,她确实不能再奢求其他了。
见她态度松了下来,朱元璋心中也松了口气,接着又说道:
“马钰不是喜欢那个观音奴吗,咱明日就赐婚给他冲冲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