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代天行道 (第3/3页)
。
所以他早就做好了这方面的心理准备。
但还是那句话,马钰只要认可皇权合法性,别的都是可以协商的。
现在马钰用‘代天行道’满足了他的需求,他自然也不介意听一些难听话。
马钰虽然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却也能看得出,他确实做好了这方面的心理准备。
于是就放心的说道:“天至公无私,既然赋予了你权利,也会给你相应的义务。”
“即便是君主,也有君主的任务。”
“那么天交给君主的任务是什么?”
“国泰民安、民富国强、勤政爱民……”
“新思想也会论证这方面的内容,到时候你可不要生气。”
朱元璋大笑道:“哈哈,果然如咱所想的那般。”
“不就是民水君舟吗,放心的去写。”
“咱依然保留自己的看法,但也不会再如之前那般去禁止。”
马钰眉头一挑,诧异的道:“说句大不敬的话,这一年您成长了许多啊。”
您?
在场四人都敏锐的注意到了,马钰用了敬语。
这是自他们相识以来第一次。
马皇后、朱标是何等的惊喜就不说了。
朱元璋更多的还是诧异,宁愿死都放不下心中的成见。
今天却因为咱同意让君主承担‘责任’,就用了敬语。
这小子……倒也称得上的表里如一了。
当然,他内里还是有些窃喜的。
任你多顽固,不还是要被咱的胸怀所折服吗。
马钰自然看到了三人的表情,也能猜到他们的想法。
但……
改用敬语也是他早就计划好的。
如果朱元璋不要愿意‘承担责任’,他会减少发言。
要么等到朱标继位,要么等朱樉封国和他一起走。
如果朱元璋能接受‘责任’,那么自己就在态度上做出一些改变。
比如用敬语。
要让他从最细微的地方,感受到自己的态度变化。
这样会给他带来成就感,增加他对新思想的接受度。
说白了,就是一种心理暗示。
就算知道自己是故意的,这碗迷魂汤他也得心甘情愿的喝下去。
当然,马钰不会搞什么公仆之类的论证。
还是那句话,太超前了会扯着淡的。
眼下的生产力水平,支撑不起那样先进的思想。
根本问题解决,氛围顿时就不一样了。
大家也是放下了顾虑,畅所欲言。
朱标先开了个头,提出他希望新思想加入哪些内容。
然后朱元璋也跟着说出了自己的一些理解。
马钰全都认真的倾听,但也明确的告诉他们,并不一定会采纳。
“学术必须要纯粹,如果参杂太多的政治因素,就会变的四不像。”
“当然,学术思想和治国之策,是不一样的。”
“思想只是提供一个大方向,具体如何治国,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你们的很多想法,适合用来治国,但不适合用到学术思想中去。”
对于这方面,朱元璋了解的反而比朱标更透彻:
“咱只是说说自己的想法,至于适不适用,你不用顾虑咱的意见。”
“不过说起治国,现在已经是洪武三年,南北都已经平定。”
“也是时候颁布具体的制度了。”
“你之前说,对治国有看法,也该拿出来了吧。”
这次马钰没有再拒绝,但也没有当场就开讲,而是说道:
“您还是先把房子打扫一下,再考虑此事吧。”
“否则再好的政策,也会被那群蠹虫变成害民之策。”
朱元璋脸色再次阴沉了下来:
“那群蠹虫,等咱分封过功臣,就和他们算总账。”
朱樉疑惑的道:“不是说先不要打草惊蛇吗?”
朱元璋说道:“不能惊到的是儒家,这次咱们只处理财税贪腐问题。”
“只是大明的财税政策,继承自宋元时期,本身就存在极大的漏洞。”
“光靠打击贪官污吏,是没办法解决根本问题的。”
说完他目光看向了马钰。
意思很明显,别藏着掖着了。
马钰知道,这是非要让自己掏出点东西来啊。
想想也确实该拿出一点具体的政策了,否则朱元璋还以为自己吹牛呢。
想到这里,他就开口说道:
“赋税制度我确实有想法,而且之前也讲过这方面的内容。”
“我们以新思想为指导,顺着之前的内容往后推演,不难找出答案。”
朱元璋眼睛一亮,催促道:
“快说,你推演出了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