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2章 义薄云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62章 义薄云天 (第3/3页)

:“这是做什么,学问普及开来才能造福国家和百姓。”

    “我将数字符号传授给他们,就是希望他们能教给更多人。”

    说到这里,他打趣道:“更何况你我本就如兄弟一般。”

    “除了婆娘之外,其他什么东西不可共享?”

    虽然气氛不合适,但听到这话吴高还是忍不住笑了起来,不过马上就感动的道:

    “马大哥义薄云天,高叹服也,以后愿唯马大哥马首是瞻”

    马钰大笑着说道:“什么马首之瞻的,咱们是意气相投才聚在一起。”

    “一切自然是兄弟们商量着来。”

    “如果将来想法变了,发生了分歧,也好聚好散。”

    “不要搞的和上山为匪一般。”

    吴高赞道:“马大哥高义也。”

    马钰谦虚了几句,转而说道:

    “茶点铺子的账目平时都是你在管理。”

    “既然你又对算学感兴趣,那这样吧。”

    “以后每日去我家学习半个时辰的算学吧。”

    吴高惊喜的道:“这……真的可以吗?”

    马钰笑道:“有什么不可以的,不过你也不能白学。”

    “如果兄弟们谁想学,你就每天抽点时间教他们吧。”

    他又解释了一句:“不是我不想一起教大家,主要是不方便。”

    “你帮我和大家解释一下,免得兄弟们误会。”

    吴高终于确认,他不是在说客气话,更是敬佩的道:

    “马大哥放心,我会和大家说清楚的,保证不会让他们误会您。”

    接着马钰现场考察了一下他的算学水平,只能说还行吧,至少不用帮他打基础了。

    了解了他的水平,马钰起手就教了他二元一次方程。

    当马钰用二元一次方程,轻松解开九章算术上的难题的时候,吴高简直惊为天人。

    这种计算方式他从未见过,也从未听说过。

    只可能是马钰家传的学问。

    连这种高深的学问都愿意传授,马大哥真义薄云天也。

    吴高彻底归心。

    察觉到他的心态变化,马钰也有些意外。

    没想到区区二元一次方才就能收获人心。

    那后面的数列、统计学、微积分,还不得……

    别说,真要是把这些拿出来,那以后研究算学的,都得喊自己一声老祖。

    对于有算学基础的人来说,二元一次方程非常简单,吴高很快就掌握了。

    然后马钰也没有再多留,起身离开。

    在他走后,吴高将大家召集在一起,说了马钰的决定。

    并且还将二元一次方程拿出来,亲自给大家演示了一番。

    大家非常的惊喜,对马钰也更加佩服。

    ——

    第二天吴良家的管家,就携带重礼登门拜访。

    那管家的态度非常谦卑,一见面就不停道歉,表示应该家主吴良亲自登门道谢的。

    只是他在外统兵回不来,当家主母又不方便过来,只能让他代为登门。

    希望马钰不要怪罪,等家主回来一定亲自登门道歉云云。

    马钰自然知道,这是因为自己传授算学给吴高的原因。

    这不是一般的传授,而是将家传的学问传给吴高,说是授业恩师也不为过。

    吴家要是没有任何表示,反倒是说明他们家不会做人。

    所以马钰也没有拒绝这份重礼,只是表示他和吴高乃兄弟,吴良是长辈。

    哪有长辈登门看望晚辈的道理。

    改天他亲自登门,去探望吴高的母亲。

    总之一番寒暄,双方都很满意,善缘算是结下了。

    接下来一段时间,马钰除了时不时去听常遇春吹牛,大多数时间都在家读书。

    吴高也每天都来他家学习半个时辰的算学,然后去茶点铺子开班,教授其他人算学。

    然后没几天,小组织成员的家里,也纷纷派人登门送礼。

    通过这个举动,马钰的人脉关系网,瞬间就打开了。

    除了马皇后侄子、常遇春救命恩人,又另外铺了一张全新的关系网。

    他这杆旗帜的含金量更高了。

    如果是以前他这么做,肯定会招来很多非议。

    但这一次,所有人都只是看着,没人再敢随便说七道八。

    不过马钰也深知,自己还不是高调的时候。

    所以并没有真的插旗,除了小组织之外,没有接纳任何试图投效之人。

    如此又过了几天,马烨忽然找到他,说道:

    “大哥,宋先生说想来拜访您,不知道您何时有空。”

    他脸上依然带着兴奋。

    他知道自家大哥不一般,可宋先生这样的大儒,竟然亲自登门拜访。

    依然让他觉得不可思议。

    马钰顿了一下,心道宋老头终于忍不住了吗。

    也好,是时候去拜访他了。

    现在正是大明各项制度建立的关键节点,宋濂又是能左右局势的人。

    有些事情也确实需要和他达成共识。

    想到这里,他说道:

    “宋先生是长辈,我是晚辈,理应我去拜访他才对。”

    “明日你去大本堂时询问一下,看他何时有空,我好登门拜访。”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