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5章 朝廷的赈灾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25章 朝廷的赈灾粮 (第2/3页)



    但实际上……实际上它还是受到了影响的。

    陈叙煮制翠针草时,魏源时不时就要偷偷往西边小山村那边看一眼。

    即便后来那小村中的火焰痕迹全部消失了,魏源也还是忍不住悄悄去看。

    它以为陈叙没有注意到,可其实陈叙将它的一切小动作都尽收在眼底。

    眼下魏源主动提及,陈叙便道:“阿源,你知不知道这村中的魔障因何而来?”

    魏源摇头,有些惭愧说:“我先前被贴了符纸,醒来后就被关在了铁笼子里,那、那个邪道藏得很好,我看不出她的具体来历。”

    陈叙道:“你看不出也不奇怪,因为这邪道虽是修了邪法,可其实也是村中土生土长的人。”

    他的语调不疾不徐,将一个奇诡而惨烈的故事用三言两语,简约而不简单地说了出来。

    “原本百年前,此间山路不通,这山下是并没有村庄的。

    后来有一年北地大旱,一行逃荒之人自北方逃难而下,到了云江府当地,却因为来得太晚而错失了安置名额。

    官府在那时出了一个措施,便是北地大旱逃荒者,百人聚集可以成村。

    只要寻找到未开荒的建村之地,在官府报备过以后,便能自行建村居住。

    当然,自行建村有前提条件。

    一是每个人丁在一年内开荒不能少于十亩,二是这十亩荒地开出来以后,前五年可以免税,五年以后十税一。”

    魏源听到这里,渐渐就有入神之感。

    它一边听一边点头道:“五年免税,那朝廷赈灾力度还是不错的呀。”

    陈叙听笑了,他倒也没有直接反驳魏源,只道:“若不免税,这些人当时便要被逼死了。

    而虽是五年免税,可有人在荒山野地开荒,五年以后朝廷又可收获大批熟田,无论如何这笔买卖也是不亏的。”

    魏源顿时有所思,它道:“这其实也是长远之道罢,不过开荒必定十分艰难,既是一批人逃荒而来,这些人数千里奔波,想来也是疲惫至极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朝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