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章 这是什么洒 (第2/3页)
怕借助法术,也要用两个星期的时间才能出酒。
照此计算,一个月基本能保证两次出酒。
出酒率一般是百分之四十五左右,最多不会超过百分之五十。
陈师傅说,如果全部用望泉井的井水来浸泡,就能达到百分之五十。
所以如果每次按正常加料四万斤来算,一个月不停地生产。每个月可以生产三万多斤白酒。
那么一年15万斤的生产总量,当然是没问题。
但吴尚荣对三叔说,酒好不怕没人要,一年起码要弄上三十万斤酒,才可能实际供应得上。
适当的时候还是再准备一套设备,这样要适当增加产量时,才不会手忙脚乱。
第二批酒烤出后的第三天,吴尚荣的小叔吴定良带着50斤白酒,陪着吴定怀去了趟县里。
县招待所涂所长,是吴定怀的朋友,也是一位品酒的师傅。
二人来到县招待所办公室,先拿出一瓶他们新产的白酒,请涂所长品尝。
涂所长心想,新烤出来的白酒都要放置一个月以上,才拿出来售卖。
何况你们这是拿来请我品尝,然后好向有关部门建议定卖价的,你多放几个月,味道纯正一点,我就可以建议物价局稍微给你们核实高一点了嘛。
不过看到老朋友吴定怀的面子,他还是把酒瓶打开闻了一下。
谁知道他这一闻就放不下来了,直接把酒瓶放到嘴里,吹起了喇叭。
咕嘟咕嘟,涂所长一口气就喝了一半。
“好喝好喝,你们这是没有勾兑过的酒,茅台、郎酒、剑南春的原浆酒都比不起这酒好喝。”
“好,有了这样的硬实力,我争取给你们把零售价定到二元五角一斤,批发价达到两元一斤。”
吴定怀道:“那就麻烦涂老弟了。”
“为了表示谢意,我们吴厂长给你准备了一支百年野山参。”
“这是他侄儿前两天才从深山老林找来的,趁新鲜拿来泡酒比干了的药效更好。”
“我说吴三哥,你们这个礼送得太大了。”
“一只百年野山参不下150元,我两个月的工资都买不起。”
“我们厂长说了,今后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