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章 建酒厂 (第3/3页)
一族真的善解人意,只要是有吴尚荣参与的事,他们能帮上忙的都要来助一臂之力。
二人走到大家砍柴的地方,吴尚荣道:“从今天起,暂时不砍了。那边砍了的一大片都是我们的,先把它们砍来捆好了再说。”
大家知道现在的吴尚荣神秘兮兮的,并没有谁问他谁帮着砍的。
所以众人答应了一声,全部过来捆砍好的柴。
吴尚荣道:“大家就在这里捆柴,我和兰子姐负责运回去。”
于是二人走在捆好了的柴那边,把空间装满,二人背架上一人象征性地背了两三捆柴就往回走。
二人都吃了灵狐大首领赠送的炼功丹药,每个人的力气又增加了一些。
江沁兰背两捆柴,吴尚荣背三捆柴都感觉很轻松……
五十分钟后,二人把柴直接背到了铁厂。
江雨祥和吴定怀正在指挥人打整院子。
他俩给二人打过招呼,让他们把工人带去先打扫其它地方,趁人不在时,把柴从空间放了出来码放在院子的一角……
这样,一轮来回两个小时,这天二人跑了三个来回,每一轮一万斤。决定建酒厂的第二天,吴尚荣和江沁兰一共从老林运回了三万斤柴。
今天回家时,每一个人平均背了一百五十斤柴回来,因为大家说背少了不好意思。
吴尚荣说:“今后有人问你们为何背得这样少,大家就说主要是去老林找天麻和虫草的,背柴是顺便带的。”
……
下午吃了晚饭后,众人去下面铁厂把背架上的柴绑够量,背去把柴卖了后,大家又在吴定怀和江雨祥的带领下,去为背建筑材料……
晚上众人回到吴尚荣家大院吃晚饭,饭桌上怀三伯对吴尚荣说:“中午高支书看到两只野猪脚和两条大前门香烟的份上,同意与村长商量一下,把那片荒坡租给酒厂做粮食基地。”
“吃了饭后,我和你三叔再把另外两只猪脚和两条大前门给村长家拿去后,村子高兴地收了。”
“说只要支书给他提出这件事,他就点头同意。想来,这事已经成了,就看最后商议给多少钱的承包费。”
“好的,辛苦怀三伯和三叔了!”
……
饭后,吴定怀和吴二叔又去了。
三叔递了一张名单给吴尚荣:“这个名单是我和你怀三伯定下的酒厂的十多个工人的名单。”
“除了我们几家外,三队的有四人,一个是支书的儿子,两个人是上次帮兰子忙的两个云家表哥,还有一个也是跟我们吴家关系好的人。”
“一队就考虑了村长的儿子,另外三个人是老实本分的吴家本家。”
“二队我们已经占了八家了,另外就是尚荣你提过的吴尚俊和田大贵家。”
吴三叔喝了一口吴四叔递给他的酒后继续说,“酒厂一旦开始酿酒,伙食团搬下去是肯定的。你们一家子最好也搬去酒厂做,几家人的年猪也弄下去喂起,统一杀来供伙食团用。”
“因为今后一大家子天天都在伙食团吃饭,腊肉丢在家里只有喂耗子,今后伙食团吃饭的人多了,还要多喂几十头猪。
“你妈和你婶子们煮这种大锅饭都不在行,不如让你成文君嫂子来煮饭,你看如何行?”
“行,就这样定了,今后三婶当伙食团长管伙食团的账目,油盐柴米就由我妈和婶子们管。”
“煮饭菜就由成龙两位嫂子说了算,她们两个人是老搭档,大凤嫂子的饭也煮得不错。”
“另外,婶子们不用上老林了,煮饭,喂猪,还要去各家自留地种菜,有的是事情做。”
“砍柴的人不够,今后另外找几个妇女。”
晚上十点半,吴二叔和怀三伯回来了,带回来的消息是支书和村长商量后,同意把荒山租给酒厂。
租金每年2000元,村上提留500元,每个生产各要500元。
这个数目确实不算贵,但现在吴尚荣买了地盘和建材用品,还要买烤酒的用具,钱如果不够就高兴不起来。
吴尚荣看出了他们的担忧,便安慰道,钱我都准备好了,明天早上三叔和三伯就去村长家把协议签了。先签五年合同,今后生意好了,还可以往上涨。
不担忧钱,是因为宝瓶空间里老狐狸给他留的金银足够创业。黄金千两,白银两千两。
黄金吴尚荣是不会轻易动的,但他这次动用了两千两白银,跟镇上的农行分行换了6000元钱。
他心里感叹道,自己原来把问题想简单,如果没有奇遇,短时间内不可能办得起酒厂。
这可能就是这么多年来牛池镇各个村的人都知道,旺泉井酿的酒特别好喝,却没有哪个村办酒厂的原因。
现在办酒厂的地盘有了,粮食基地有了,就等老云队长和怀三伯去镇上和县上找相关部门批手续了。
怀三伯代表吴尚荣表了态的,只要老云队长把手续办下来,直接奖励他五十元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