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八十一章 :除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八十一章 :除夕 (第3/3页)

没吃过稻米,没穿过衣裳,但他又是快乐的,因为阿姆常常给自己和兄长煎蛤蜊吃。

    这些都是他和阿兄两个一起去海滩捡的,每次退潮,滩涂上都会留下大量的蛤蜊。

    所以大海的的一涨一落,留下的就是他们兄弟的快乐和美味。

    而他第二快乐的事就是坐在家门口看着远处的大海发呆。

    而一旦他看到有大海船从海上过,他都要站起来拼命挥手。

    因为阿姆告诉他们,阿耶就在船上。

    他们已经好久没看见阿耶了,可他多希望自己再也不看啊!

    那一日,天下着暴雨,外面的大海卷起数丈的大浪,然后一队人就扛着一块竹板,上面用白布裹着,直奔到他们家。

    然后阿姆就扑向那白布,一个劲在哭。

    再然后,他就晓得,阿耶死了,死在了船上。

    很快没了阿耶的钱,家里很快就支持不住了,那个时候,他总能看到阿姆在抹眼泪,他和兄长也再没吃过美味的煎蛤蜊了。

    后来,家里来了一个人,那人先是看向了兄长,说了一句年纪大了,然后就看向了自己,然后一喜,对自己说道:

    “倒是个伶俐周正的,没准倒真有一番富贵呢。”

    然后他就被带上了船,岸上是阿姆和兄长,那也是他最后一次见到他们。

    很快,一路风浪,他们来到了一处大港口,到处都是巨大的海船和不同肤色、眼睛、头发的人,后来他晓得这里就是泉州,那个阿耶常常说的地方。

    后面他们从这里又一次换船,又一次风浪大急,甚至中间还有一艘船被巨浪打翻。

    本来他就是被安排在那条船上的。

    也是那一刻,这个姓乔的孩子眼睛里有了不一样的东西。

    后面他们到了扬州,那又是一处他从来没见过的繁华景象,他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人。

    到了这里后,那些海船就走了,连带他们来的那些人也离开了,将他们交给了一群没有胡子的人后,就架船离开了。

    之后,他们又继续坐船,也不晓得走了多久,总之路好长,人好多,周边的景色都没有重样的。

    终于在一个秋天,他们来到了一处巨大的城池前,他高耸接天,彷佛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也是这一个秋天,他颤颤巍巍地踏进了这座城,进了那处宫,那年他七岁。

    至今他还记得,那位给他主刀的老宦摸着自己,说的最后一句话:

    “小子,别怨你爹妈,这都是命!不是命差了,而是去了子孙根,你就有了富贵命了。”

    然后他就眼睛一黑,痛得再也记不得了。

    之后的五年,他就在这深宫内干着最卑微的活,只有宫中的一位神策军喜欢自己,常教他武艺,告诉他大丈夫在志不在卵,勉励他用心习武。

    但即便他学有所会,有一身好武艺,他还是在干着原先的活,还是那个最卑微的人。

    直到那一天,他遇到了得胜而还的一位大宦官,他无意看到了自己使槊,问了自己名字,最后问他愿不愿意做他的儿子。

    那一刻,早就遍尝宫中冷暖的他,大声喊出了那一句:

    “阿耶!”

    此后他有了新的姓,姓杨,也有了新的名,叫复光。

    杨复光。

    ……

    赵怀安慌了,因为在他的这个视角,他看到了杨复光在落泪。

    他不晓得为什么杨复光吃着煎蛋蛤蜊会哭,有没有这么好吃啊?说真的,要不是他晓得杨复光是福建人,他真的没想做这个,实在是他以前在厦门鼓浪屿的时候被坑怕了。

    不过他后面到厦门岛上吃,却发现这东西还真不错,据说还很壮阳,也不晓得真的假的。

    此刻,赵怀安颇有点心虚,小声问道:

    “杨公,这是怎么了?”

    杨复光将蛤蜊煎蛋吃完后,将食盒规规整整的放好,然后从自己的腰包里拿出了一块碎银子,递给了在旁边服侍的老墨。

    老墨哪能要?连忙摆手,然后就被赵怀安说了:

    “老墨,让你拿你就拿,让你选了吗?”

    老墨额头上的汗都出来了,小心翼翼接过银子,对杨复光连连感谢,然后就带着食盒和火炉退到了一边。

    ……

    杨复光平缓了自己的情绪,对下面杨守立这些义子们喊道:

    “你们出列!”

    三十名义子纷纷站起,按照入家的顺序,排成前后。所以往往有些明明岁数更大,却因为喊爹喊的晚,所以只能做前面的弟弟。

    那杨守立排在第二十个,小心地藏在人群里,不想被赵怀安发现,因为他晓得一会义父要干什么。

    果然,下一刻杨复光就对这些人道:

    “跪下,给你们二叔磕头!”

    人群中杨守立痛苦地闭上了眼,随其他二十九个兄弟,对着比他们还小的赵怀安,恭恭敬敬地问安。

    为什么会这样?他最多也就以为是多个弟弟,可谁能告诉我,为什么会成为叔叔呢?

    这些人喊完后,杨复光就对赵怀安解释道:

    “老赵,我这一辈有九人,但咱们两个单论,所以这些人就喊你二叔。”

    赵怀安一下子多了三十个大侄子,也有点脸红,他连忙对老墨道:

    “老墨,你将我屏风后准备的东西拿出来。”

    因为东西多,几个义子也帮老墨一起扛,然后就落在了赵怀安的脚边。

    赵大对着杨复光的三十个义子,认真道:

    “既然你们喊我一声二叔,那这礼物就要收下。”

    说着就让这些人一个个上来领,都是由保义军中的大刀匠蒲嵩制作的一批百炼刀,刀上皆刻着一段刀铭:

    “平安”

    将这些刀都分下去后,赵怀安对这些人道:

    “为人子的,孝都是第一位的,所以总以为要做出一番事来,才好尽孝。可殊不知,咱们这些做长辈的,从不指望你们有大出息,只希望你们能平平安安,能陪着走到最后。所以今日我授你们这些平安刃,就是希望你们能善始善终,时刻谨记‘孝’字,不要作那不孝的猪狗!不然就是寒了父亲的心,也蒙了这把好刀!”

    这番话从赵怀安口中说出是极不要脸的,但在场这些义子们哪个是在乎这个的?纷纷唱道:

    “谢二叔教诲。”

    人群中,杨守业见那么多人都喊得那么大声,心中也释然了不少。

    被一个刺史当街殴打是万万不能忍的,可要是被自己的叔叔打一顿,那不是应该的吗?

    人得学会自洽。

    ……

    那边杨复光看完这些,十二万分的满意,对赵怀安笑道:

    “老赵,你有心了。”

    赵怀安摆了摆手,意思这是应该的。

    就在这个时候,穿着一身彩衣的赵六奔进来了,先是对杨复光行了礼,然后对赵怀安道:

    “大郎,兄弟们都准备好了,就等你了。”

    那边杨复光正纳闷,就听旁边赵怀安笑道:

    “杨公,咱们可否移到营外,兄弟们正要傩戏,也请杨公一观,看看我等跳得如何?”

    杨复光这才了然,晓得他们穿彩衣是在跳傩戏,过除夕。

    于是,他颔首笑道:

    “好,正要见赵大你的风采!”

    此时,赵怀安已经在义子们的服侍下穿上了彩衣,然后从豆胖子那边接过一个明王的傩面,笑道:

    “哈哈,杨公,我赵大可是要为天下第一舞夫的人!且看我为这除夕献舞!”

    中午前还会有一章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