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鸳鸯 (第3/3页)
再说了,皇帝哪有通房丫鬟,便是屋里的丫头,也都是宫女,哪里还有通房丫鬟的?”
虽说皇帝临幸了宫女,也不一定封她们作妃嫔。
可屋里伺候的宫女侍寝了,还没捞着一个低品妃号,岂不显得皇帝太过薄情寡恩?
寻常男子的通房丫鬟,放在皇帝身上,那必然是能封妃的。
湘云脸上也红了。
平儿便说道:“皇上屋里丫头,是要夜里服侍的。”
她把事情仔细说出。
鸳鸯听了,看着湘云好一会,笑道:“原来是云妃娘娘亲自来要人。”
湘云脸上更红了些,拉住她手说道:“我们从小一块顽到大,我知道鸳鸯姐姐有一股宁折不弯的气概,最让人敬佩的,你若是不肯,去服侍皇帝陛下也不好,俗话说的强扭的瓜不甜,正是这个理。”
平儿也说道:“你仔细思量,肯与不肯都给出一句话来。”
鸳鸯半晌才叹道:“我心里乱着,不知道怎么答复你们。”
湘云笑道:“不必急着回复,到中秋节老太太进大明宫跟我们赏月,那时候还能见面。今年我们也回这儿过年。”
鸳鸯朝她摇头,笑道:“陛下前日在怡红院要了四个人,只在这两日,错过这事再不必提起。”
平儿听后,笑问:“你可是担心老太太?”
鸳鸯点头道:“且不说老太太对我的恩情,只说前些日,老太太也说凭谁出去都好,只要我一个留下。”
平儿看向云姑娘。
湘云说道:“鸳鸯姐姐年纪也不小了,将来也是要嫁人的,总不能留在老太太身边一辈子。”
鸳鸯笑道:“你嫁了人,口气比我还大,反来训我。”
湘云害起羞来,却也跟她们一起笑了。
平儿笑道:“既如此,那就先定下了,我找人去跟小红说一声,到底能不能去皇上屋里伺候,她那边还有话。”
“什么话?”鸳鸯问。
平儿不肯说,因那是皇上宠爱姑娘们。
湘云起身道:“正好我要去养心堂,我去跟小红说,晚上是破斋宴,平儿姐姐记得来。”
说罢就走了。
平儿与鸳鸯送她出门,回来后,平儿朝鸳鸯笑道:“恭喜新娘娘。”
鸳鸯脸上羞红,说道:“你们才是正儿八经的娘娘,我算什么娘娘?”
平儿笑道:“不怪我说酸话,你将来比我还受宠些,你看晴雯、小红、玉钏,如今哪个不比以前厉害百倍?你又是府里的一等丫头,将来必定不比她们差。”
湘云走后,鸳鸯脸上才慢慢有了喜悦之色,听了平儿的话,笑道:“我们这些人遭此大变,死的死走的走,如今各有各的去处,可我的心里仍是照旧,有话有事并不瞒着你们。这话你听着,别告诉老太太:虽说这对不住老太太恩情,但能去皇帝屋里伏侍,我是高兴的。”
和湘云一样,纵使贾母对她们很好,但对湘云来说,皇帝哥哥想要鸳鸯,她就来帮忙说情。
对鸳鸯也是一样,比起服侍贾母,她更愿意去皇帝屋里伺候。
平儿道:“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你有这念头并不出奇,何况正如云姑娘说的,谁能守着人一辈子呢?便是二奶奶,我也劝她早日进宫去。”
鸳鸯笑起来,“你们二奶奶不是早进宫了?”
平儿顿时惊讶:“你怎么知道的?!”
鸳鸯笑道:“我听人说的,放心,传不出去。”
二人聊了一会,鸳鸯有几分忧心冲冲:“我倒是担心姑娘们会不答应,空欢喜一场。”
平儿笑道:“林姑娘已经知道了。”
鸳鸯又道:“皇上也不知道还要不要人……”
患得患失的样子,哪里还是贾府丫头第一人的模样?惹得平儿笑话她一回。
转眼到了晚上。
红玉和湘云都未曾传来消息,鸳鸯因想到皇帝明日移驾大明宫,便跟老太太寻了个借口,说:“明儿早上姑娘们要进宫,我去瞧一眼,看她们宴席几点散了。老太太可有话要传?”
贾母点头道:“你跟她们说,若是明儿着急走就不必来辞我,中秋还能再见。”
鸳鸯应下,叫上两个小丫头,提着灯笼进了园子内。
远远就听到正殿内传来女子笑声,她入内一看,殿内女孩们或娇艳、或妩媚、或天然纯真,正陪着高大的皇帝在饮酒猜拳,丫头宫女们则是在殿外廊下,或在殿内角落设桌。
鸳鸯走上前,给皇帝远远行了一礼,正想去跟姑娘们说话,却见皇帝眼睛看来,若有所思般的眼神,让她心中一跳。
传完贾母的话,鸳鸯正要去找红玉,就有小丫头来拉她衣角:“鸳鸯姐姐跟我来,小红叫你呢。”
鸳鸯来到殿外,见红玉跟小戏子们正在喝酒,可惜小戏子们唱戏的,都不能喝酒,只有麝月在陪她喝。
见了她后,红玉和麝月都起身来迎,麝月忙笑道:“你的事成了!”
一刹那间,鸳鸯喜从心生,被她们拉着坐下喝酒。
喝了一会,鸳鸯拿着酒壶去给晴雯她们敬一杯,她们也都知道了此事。
玉钏看了看四周,笑说:“除了五儿生病着,我们屋里的人今儿是到齐了,明早就收拾东西,和陛下一块进宫去!”
四个一等丫鬟,五个二等丫头,四个小戏子,以及一个还没定是几两月钱的鸳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