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5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15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上) (第1/3页)

    郑霞生在朝多年,政治嗅觉非常敏锐。

    他猜测的没错。

    当司礼监太监把贾邵的消息,递给礼部尚书董彦后。

    董彦第一时间,给江西袁州府送了信。

    当然,江西路途遥远,信件想要送到,暂且还需要时间。

    与此同时,整个朝堂六部,都开始忙碌起来。

    次日早朝。

    经由内阁提拟,祥瑞县令昌涛临危受命,被委任为汉中府知府,协助李端去陕西赈灾。

    满朝瞠目。

    一口气接连升三级,这昌涛,当真是好大的造化啊!

    而户部尚书,则是配合内阁,给祥瑞之地孟津,拨了一万石粮食。

    孟津的流民们,终于不用挨饿了!

    当然,还有大量的银钱、粮食,药草等,即将拨去陕西。

    三日后。

    装满‘黄河鲤鱼’的孟津渔船,抵达京城。

    皇帝命御膳房做了一顿‘全鱼宴’,并大赞黄河鲤鱼乃‘鱼中第一鲜’。

    当天。

    满朝文武凡是品级靠前的大人们,都跟着陛下沾光,分了几条黄河鲤鱼。

    黄河鲤鱼一跃成为京中最受欢迎的食材。

    商人们看到机遇,拿着大把的银子,瞄准了孟津,瞄准了孟津黄河鲤鱼。

    不过,最受官场、民间、文坛瞩目的,还是‘孟津祥瑞’。

    圣天子仁德,上苍降下祥瑞。

    天佑我大梁啊!

    等朝堂内阁,把‘孟津祥瑞’的事迹,昭告天下后。

    各地官员纷纷响应号召:

    以昌涛作表率,愿为君父分忧,为大梁分忧,驰援陕西!

    连文坛的读书人们,都激情昂扬,为陕西旱灾奔走,游说官员接纳陕西流民,以工代赈。

    大梁王朝上下齐心,帮扶陕西。

    于是,很多逃难离家的陕西流民,惊喜的发现,他们不再被嫌弃了。

    不管走到哪里,都有官府愿意收留,愿意赈灾施粥棚。

    就好似先前苦难的一年,处处碰壁被驱赶,忍受饥饿的悲惨经历,是一场幻觉。

    噩梦结束了。

    他们,终于能活下去了。

    感谢这场祥瑞!

    另一边。

    江西袁州,陈府。

    前首辅陈秉,颤巍巍打开董彦送来的书信,神情复杂。

    到底是失策了。

    他本以为,借‘罪己诏’一事急流勇退,暂且让郑霞生顶上去,尝尝陛下的怒火。

    不曾想才一年过去。

    孟津祥瑞横空出世,润物细无声般,打开了君臣失和的死结。

    郑霞生跟陛下有这个祥瑞情分在,未来两三年,他陈秉,估计都不会有回到朝堂的机会了。

    而幕后操控这一切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