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标准化 (第2/3页)
他又拿出刚刚学会使用的游标卡尺,颤抖着进行测量。
“直径……三十毫米……这里,也是三十毫米……天哪!从头到尾,全都是三十毫米!”
他不敢置信地惊呼起来,声音都变了调。
周围的工匠们瞬间炸开了锅,纷纷涌上前来,争相抚摸那根完美的圆轴,口中不断发出“我的天”、“这怎么可能”、“神迹啊”的惊叹。
他们一辈子都在追求的“规整”,在他们眼中难如登天的事情,在这台“母机”面前,竟是如此的轻而易举。
“陛下!”张富安猛地转身,再次跪倒在地,这一次,他的声音里带着哭腔。
“此物,乃国之神器!是工业的福音!有了它,我华朝何愁不兴!?”
林萧将他扶起,脸上带着笑意:“这只是开始。一台母机,能造出十台。十台,就能造出一百台,一千台。朕要的,是一个庞大的工业体系。”
他没有停下脚步,趁热打铁,立刻颁布了另一项旨意。
“传朕旨意,以工部和格物院为基础,即刻成立‘华朝度量衡与标准总局’!重新定义我华朝的长度、重量、容量标准!一米,当为多少。一斤,当为多少。都要有明确的、唯一的、可复现的定义!”
林萧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铂铱合金米原器和千克原器的设计图。
“此外,还要制定《国家公差与配合标准》第一版。所有皇家工厂生产的零件,都必须严格遵守这套标准。从今天起,工匠的‘手艺’不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能否达到图纸上的‘公差’,才是关键!”
这道旨意一出,朝野上下再次震动。
宋清和、李德全这些文官,虽然不懂具体技术,但他们能从标准化这个词里,嗅到一股前所未有的秩序感和力量感。
然而,在工匠阶层,这却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
新的技术带来了效率,但新的“标准”,却挑战了他们赖以生存的传统和尊严。
京城兵器工坊,一位名叫钱伯的老工匠,是前朝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