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4章 定迁(1+1/2)(潜龙勿用加更28/113) (第2/3页)
他尚且如此,遑论贾酂?
这老真人从来没想过秘境会跟自家有关,暗自有过思量,即使有补偿,补偿也是在魏氏,当下听的是浑身一震,两颊生热。
‘此言当真…这…’
贾酂虽然降的比谁都快,可前后奔波,又坏了如同一家的魏氏的秘境,其实心底是暗有压抑的,苦苦去求魏氏晚辈神通,何尝不是有愧疚之心?
这一瞬,他的心情竟然截然不同了:
‘降得好啊!’
‘我贾酂之果断,目光之长远,当留名青史,传递千年!’
随后,所有的目光移向另一侧,杨锐仪则一时缄默,神色略显奇异。
李周巍笑着看他,并不忧虑。
大宋立国,是何等灵氛?
【征平庆武】——也叫【广闳悬虚】!
此灵氛两气配合阴阳,白日星辰,使得洞天飞举,最最适合抬举秘境,使南方不同于北方如此困难,还需要找一些挂靠,只要自家费一些心力,便能抬举秘境。
庾氏两家前有秘境坠落,砸下来了当年立秘境的诸多灵物,本身各家又极为富裕,南方有灵氛相助,只要多补些资粮灵物,花费神通心力,重立一座秘境其实比从头开始简单多了……所缺不过是太虚营造之法与擅长此道的修士多年推算而已。
恰恰这两样东西,李氏都不甚为难了,更何况杨氏?杨锐仪能调动的资源绝不稀缺!
而李周巍也自有大宋、杨氏愿意如此出力的依据!
‘灵氛一事,乃是天下大势所化,灵氛成就修士,修士也促成灵氛,两两相促成,【广闳悬虚】使得抬举秘境更加轻易,那修士抬举秘境就会反过来滋养【广闳悬虚】!’
灵氛维持时间长短,常常与这些大事有关,当年的【上恶灵藏】就是被紫烟门大真人紫霈突破陨落所化灵机冲垮,而【广闳悬虚】绝对是和宋帝息息相关的!
‘由此可知,修武举仙一事,在求金求道,在修武星照,在除魔降妖,亦在太虚营造!’
江南立起秘境,世家飞举,本就有助于这位宋帝的气象!
‘更何况这些世家现在要仰赖宋帝恩德方才得以飞举!’
李周巍其实早有此计较,暗地明白宋廷必然也有相关的谋划,可纵观大宋诸世家,也实在尴尬。
‘邻谷氏多由幸进,司马家神通不齐,鸺葵道伤创未愈,青池宗壳里空空,陈氏虽有实力,跟脚太浅,无功难赏,至于淮间新贵,常昀举止诡谲,邺桧无宗无后,司徒氏更是心怀不轨,眼下连影子都找不着了,身上必有谋划…’
能有抬举秘境资格的,也只有紫烟、剑门和李氏!
在他含笑的目光下,这位杨氏大将军会意而笑,摇了摇头,半是感慨半是赞叹道:
“我自当同魏王一齐上表!”
霎时间,诸修出列,或喜庆、或羡慕,齐齐致谢,李周巍并不言语,杨锐仪则笑着摆了摆手,目光扫过诸修,越看越是满意。
‘洛下的战力,最大程度地保住了,已经有了守住的可能,而秘境落罢,诸释已无贪婪之心,更是大有助力。’
与李周巍目的明确地前来此地不同,直到此刻,这位大将军才真正有了守住此地的心思,自觉取得了大战国,志得意满。
待着声势稍歇,这位魏王道:
“大将军打算以何人守襄?”
洛下古称博野,连同着东边的一块都属于襄地,杨锐仪传承深厚,用惯了襄地二字,听得更习惯,只道:
“魏王班师,要带走哪几位?”
洛下虽然是李周巍打下,可终究是要交到大宋手里的,两人很是默契地交接起来,李周巍扫视一圈,道:
“我旧伤未愈,仓促出关,阵斩公孙,却动了些顽疾,只怕不宜再拖,请调诚铅真人协守大漠,昶离、素韫随我部回湖,稍作休整,再守洛下。”
李绛迁、李阙宛肯定是要带走的,杨锐仪也不奇怪,李家的地理位置对大宋来说是天然的屏障,西蜀指不准有动静,正好可以回去防备西方,他只笑道:
“我看…兴许要请昭景真人来一趟。”
李周巍摇头道:
“叔公丹药将毕,一时半会儿不能动身…等着一年半载的试探过去,大将军也许也不需要他。”
杨锐仪一抚须,只好道:
“既然如此…我看这位刘道友神通颇为奇特,要向魏王借一借…”
李周巍遂道:
“他不善斗法,请杨将军多多看护。”
“自是应当!”
杨锐仪应下了,殿中的氛围极佳,李周巍心情亦是极好。
‘此次的收获…堪为多年以来第一!’
毕竟是打破了好几个紫府世家的秘境,恐怕今后无论在北方的何地征战,能取得的收获也很难和这一次媲美,李周巍站起身来,飒飒如风般走到了殿前,微微侧身,笑道:
“大将军,洛下徙民非一朝一日之功,倘若失守,生灵涂炭,则为你我之业罪也!”
他虽然在笑,可那股强烈的威严让大殿中为之一凝,杨锐仪郑重起身,道:
“杨氏必保洛下无虞。”
几位洛下真人对视一眼,显然放松了许多,李周巍则笑着踏入太虚,在一片恭送之声中目光炯炯:
‘如此一来,足以保洛下数年不失。’
从轻取梁川到招降诸洛,从击落秘境到徙为白地,以至于到如今用徙民的大义逼迫大宋尽力,为了让自己闭关时杨氏能守住洛下,李周巍可谓是殚精竭力,步步安排……
‘资粮已经拿到手,已尽人事,其余唯有静观大势而已。’
他脚踏天光,一步步跨过太虚,身后的绛袍青年始终在思索,目光颇有明悟之色。
‘厉害…如此一来,降将都有了赏赐,不使他们白白投靠,是我道行低了,没有想到【广闳悬虚】…’
一如他与李曦明的对话,李绛迁相信自己这位父亲能找出【兼保德名】的办法,能在荡平洛下的同时笼络人心,他静静跟在身后,暗暗吸取教训。
直到跨过大湖,他才掐了神通,笑道:
“父亲,太叔公丹道惊人,大将军遣他去,恐有驱策之心,忍不住感慨…他这样高的丹道,只收了个记名弟子南潭沉,学了半成,实在可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