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56章 算计了个寂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256章 算计了个寂寞 (第1/3页)

    空调口发出轻微的蜂鸣,褐色的牛皮椅围成圆形。白瓷茶杯摆成一条线,水晶的烟灰缸锃亮透明。

    LED屏上打着标语:河津窑遗址发掘计划及文物保护与研究利用座谈会。

    还差十分钟,各单位的负责人陆续进场。

    心情都挺好,个个脸上都带着喜色。聊了一会,挂钟的指针即将指向九点,郑副局长、蒋副市长陪着水即生姗姗入场。

    坐定后,水即生略带歉意,朝着孙嘉木和王齐志笑了笑:“上了岁数,腿脚不太利索,想走都走不快!”

    两人笑着:“不晚,我们也刚来!”

    打了声招呼,会议正式开始,郑副局长大致讲了讲会议主题和方针。

    讲了很多,总结起来就两句话: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

    强化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对接合作,加大学术研讨,吸纳专家建议,尽快梳理形成具体方案,让遗址的历史价值更清晰、保护路径更科学、利用方式更精准。

    郑副局长侃侃而谈,孙处长抬起头,扫视了一圈。除了在市博设立实验中心的六家,省文物局又邀请了几家:

    太原古陶瓷研究院、太原师范陶瓷研究馆、山西工美陶瓷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晋陶紫砂艺术研究中心,山大历史学院考古系。

    等于只是研究机构,已多达十一家。

    这么多家单位,后续的考古工作怎么参与,哪一家协助发掘哪一处遗址?是唐窑、宋窑,还是金窑、元窑,更或是明窑、清窑?

    文物出土后如何分配,研究领域又该如何划分,谁研究黑瓷,谁研究白瓷,谁又研究砂陶器?

    包括研究重点和课题:谁进行基础研究,谁进行年代研究,谁又进行工艺、技术、艺术及文化方面的研究?

    所以,如果把今天的会议议题划个重点,就八个字:加强协作,共同研究。

    再翻译一下:划盘子,分蛋糕。

    扪心自问:这么多发现,这么多方向,这么多课题,别说给西大运城分中心,就是给西大,也绝对研究不过来。

    以林思成的品性,也不可能吃独食。

    所以,联合省内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研究是必然,哪怕地方部门不提,林思成也会提。

    但偏偏选在他不在的节骨眼上?

    这是怕他在的时候不好提,还是不好当着他的面争,或是抢?

    下意识的,孙嘉木转过头:王齐志时而就在纸上写两下,像是做笔记。仔细再看:满纸都是看不懂的符号,就没一个汉字。

    再看表情,好像挺淡然?

    啧,可以啊,越来越能沉得住气了?

    领导还在讲话,不好直接问,孙嘉木没有作声。

    之后,进入会议第二项,气氛很轻松,喝茶的喝茶,抽烟的抽烟。

    郑铭弹了弹烟灰,脸上带笑:

    “上周,局里就向京城递了申请报告,后续的发掘计划要等指示。今天的主要议题,还是研究领域和课题方向为主。

    请各位专家和老师尽抒己见,踊跃发言。有什么想法和建议,尽管提……”

    稍一顿,郑局长又笑了笑:“要说考古,我肯定懂一点,但要说陶瓷工艺,技术复原,我肯定算是门外汉。所以,要先请教一下各位老师:如果复原卵白玉烧制工艺,难度大不大,概率有多高?”

    孙嘉木心里一动:戏肉来了?

    这次发现的遗址这么多,时间跨度从唐到清,研究范围足够广,课题方向足够多。但要说哪个的研究的价值最高,最具有代表性,影响力最大,就只有一个:北宋卵白玉。

    如果再细分:工艺起源、技术演变、产品流布、文化内涵、历史地位等等等等,所有所有的方向加起来,都抵不上一个“工艺复原”。

    借用领导指示全国文物考古工作时说过的一句话:让文物活起来,以技术还原文明,以文明启迪未来。

    所以郑铭刚上来就问这个,孙嘉木一点都不意外。

    他意外的是王齐志的态度:依旧低着头,不停的在纸上写写画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