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5章 帝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15章 帝玺 (第2/3页)

    不敢说百分百,至少七八成。

    但并非樊道人没画好,而是前者为写实肖像,要求就一点:有多像要多像。

    后者为道教修仙题材的工笔设色叙事画,必须保留一定的艺术加工成分。

    反而言之,故宫藏的再多,也不可能拿出来拍卖,国外的那三幅更是想都别想。这样一来,这一幅,岂不就是民间唯一流通的乾隆肖像图?

    郝钧双眼泛光:如果把这幅画给他,他能开一个“御容”拍卖专场。以后他这个荣宝斋的经理,天王老子来也换不掉……

    顿然,呼吸就粗重起来,郝钧刚嗫动嘴唇,林思成摆摆手:“郝师兄你先别急……”

    说着,他打开最后一幅,也就是那幅乘槎成仙,然后在键盘上一敲。

    几个人齐唰唰的一瞅,不知道说点什么的好。

    桌上:《胤禛行乐图·乘槎成仙》!

    电脑屏幕上:故宫珍藏,《雍正肖像图》。

    甚至于,比乾隆那两幅还要像。唯一的区别:画上,道装的雍正五十岁。电脑上,戴花翎,执金林芝的雍正四十岁。

    这个更少,不论国内国外,拢共只有十七幅。同样的,民间一幅没有。

    等于,这就是雍正的第十八幅肖像图?

    至于价格……压根就没有在市面上流通过,谁他妈敢估?

    霎时间,郝钧嘴唇一哆嗦,刚要说什么,林思成笑了笑:“郝师兄,最后肯定会允一件给你,不过你先等我说完!”

    而后,他又拿出那樽香炉:

    “《清实录》载:尚(雍正)为雍亲王,广寻高士,自号“圆明居士”……《清史稿》又载:(康熙四十年)(雍正)予潜邸服饵、烧丹……”

    “包括《藩邸集》(雍正皇子时期文集)、《圆明居士语录》(雍正自纂修道心得)中都有详细记载:大致从二十二三岁开始,雍正皇帝已开始修道,一直修到驾崩去世……”

    “但前期因为康熙皇帝对道教不是很感冒,称其‘幻妄无实’、‘多为无衣无食游手好闲之人’,所以雍正修的很收敛。”

    “之后登基,因为政务系忙,时断时停。直到雍正八年大病一场,举大内上百御医束手无策,却被李卫寻来的道士贾士芳治好后,雍正便一发不可收拾……”

    “《活计档》(造办处档案)记载:自雍正八年,雍正在乾清宫、养心殿、澄瑞亭、钦安殿、雍和宫等处立斗坛(祈福、斋醮、告天),并公开谕令各省总督,‘访医术精湛、精通丹药之人进京’,之后集中安排住在后花园千秋亭……”

    “包括内务府采购的木炭、矿银、硫磺、黑铅等炼丹材料,都有详细记载……而炼丹的地方,则设在圆明园的廓然大公……

    这里是圆明园的二十四景之一,传说建成时有双鹤栖于此,又称双鹤斋。所以凡供奉、炼丹、陈设等器,皆铭双鹤……”

    林思成指了指炉腹,又把香炉翻了过来:“也是那一年,雍正改道号‘圆明居士’为‘破尘居士’,意为‘脱胎换骨’‘涅槃破尘’……”

    几人愕然无言,紧紧的盯着炉腹上两只飞鹤,并炉底的底款:破尘居士。

    都知道雍正崇道、炼丹,甚至于史学家对于雍正暴毙,十有八九是服丹过量导致铅汞中毒的推断,知道的也不少,包括王齐志、商妍、郝钧、赵修能。

    但前后拢共不到六年,之后又被乾隆下了封口令,文献烧的烧,东西砸的砸。所以知道起因、详细经过,乃至于在哪里祈福,哪里炼丹,道士住在哪里,各处修道和陈设器具各有什么特征等等等等,能有几个?

    叶安宁应该知道一些,但她跟着单望舒在故宫混了整整十年。至于林思成,迄今为止,他连紫禁城的门朝哪开都没见过。

    所以,活该他捡漏……

    办公室里出奇的安静,几个人盯着香炉和两幅画,心中复杂莫名。

    好久,王齐志呼了一口气:“剩下的呢?”

    林思成拿起那方和田玉的《清和散人》:“这就是景道长的开山祖师樊清和,全真道龙门派第十代传人。原名樊正,字正则,《兰州府志》称其:家累万金,弃而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