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70 放火烧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70 放火烧人 (第2/3页)

多时间与巧娘厮混到天明。

    如今再回想当初他是如何与巧娘勾搭上的,那时常慧心怀孕不久,孕吐的厉害,无法伺候他。

    男子久旷难挨,若身边没有诱惑且罢了,偏那巧娘每每做出含羞带怯之态,在有一次上茶时,不小心将整杯茶水浇透在她胸前的衣裳上,两人天雷勾地火,一发不可收拾。

    那时巧娘应该还没对他用药,毕竟他们的情况与偷情差不多,逮着哪里就是哪里。或是在茶室,或是在花园的假山里,或是在午夜的厢房中。

    至于之后,两人女干情暴漏,常慧心将巧娘抬为妾室,当时他正新鲜,隔三差五总要过去一次。

    那时候似乎也没有异样。

    之后,常慧心又抬了两个妾室,说是体贴他,其实应该是让两人与巧娘打擂台。似乎从那时候起,每次他去巧娘哪里,都更容易冲动,即便是在巧娘孕期,也不依不饶……

    赵伯耕从别院离开时,差不多已经到了宵禁的时候。

    他往昌顺侯府去时,还遇到了巡逻的差役。

    差役们认出挂在马车上的族徽,倒是没有过多为难,还好心提醒了一句,“最近城中多盗匪,侯爷早些回家是好。”

    话落音,这差役被身边的同僚猛扯了一下袖子。他突然惊醒,哪来的侯爷,现在已经被降爵为昌顺伯了。

    好在昌顺伯并未与他们计较,马车径直从他们身侧驶过去。

    差役轻舒一口气,念叨说,“伯爷脾气还挺好。”

    “呵呵,那是懒的与你计较。你也不看看,咱们是那个台面上的人物,和咱们计较,倒是给咱们脸了。行了,不说这些有的没的,赶紧巡逻是正经。”

    一行人又有条不紊的忙碌起来。

    等赵伯耕回到昌顺伯府,府里大部人已经休息了。

    一路走进内院,就见处处都是漆黑的。只零星的在各个角门处,有一两盏灯笼给人指路。

    这都是老夫人要求的。

    老夫人说,“深更半夜都去休息了,点那么多灯笼不破费么?那是给谁指路呢,给贼么?”

    于是,灯笼就熄灭了,以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可常慧心掌家时,别说是沿路的灯笼都亮着,就连灶房、门房和各个院子的进出口处,都灯火通明。

    尤其是灶房,夏天要常备着绿豆汤,给府里的下人解暑用;冬天更是时时备着姜汤,以便染上风寒的丫鬟婆子,有了症候赶紧来喝一碗。

    那时候府里闹哄哄的,却是一副热闹规矩之景。

    再看如今,各处灯笼大多熄灭,谁又能知道,本该当值的下人是否当值;谁又能知道,那本该休息的下人,是不是趁机做坏事去了。

    这些事情都只在赵伯耕脑海中一闪而逝,他无暇去计较,也无暇去多想。

    他路过蔷薇园,径直往西院去。

    西院的人本已经全部入睡了,唯有两个守门的婆子,一边偷懒吃酒,一边说主家的闲话。

    有一人说,“巧姨娘得宠了这么些年,也是个有本事的,这要是她再生下个儿子,指不定能效仿蔷薇苑那位,被咱们伯爷抬为伯夫人……谁,谁刚才过去了……哎呦,我的天呐,伯爷,您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

    婆子一边叫嚷着,一边一蹬腿站直身,她张口就要喊人,可赵伯耕回头看了她一眼。

    明亮的灯笼照耀着,将赵伯耕面色的戾色照的一清二楚。他仿若被镇压了千万年的厉鬼,一朝脱身,就要将人吞噬殆尽。

    婆子的喉咙如同被人掐住了,她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能就这么看着伯爷一路疾驰走进了巧娘院子里。

    门外的动静其实不小,又因为夜深人静,任何一点动静都会被无端放大,巧娘听到了“伯爷”两个字,还以为是自己幻听了,毕竟自从听到了媚娘的话,她就一直在疑神疑鬼,担心自己害了赵伯耕的事情,会被赵伯耕查出来。

    她为此惊惧难耐,寝食难安。

    即便熬得头疼眼花,可只要一睡过去,又会很快惊醒过来。

    这一次,她同样以为是自己幻听了,但是,很快她就听到有粗重的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