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于倭寇同归余烬 (第2/3页)
读私塾,后就读于朱溪镇(现大桥镇)仁义小学。毕业后,在东港乡教书。受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影响,立志革命,投笔从戎,1925年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科。1926年毕业后,在国民革命军中任见习排长。参加北伐战争,随部进攻湖南平江,转战江西省九江、南昌等地。在战场上,身先士卒,英勇善战,屡立战功,渐次升任排长、连长之职。
1932年1月28日,日军对上海发起进攻。朱赤奉命随部赴沪增援,进驻江湾、庙行及蕴藻滨一带阵地,同战友们与日军血战两昼夜,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使之伤亡惨重。后继续在江湾一带抗击日军,直到3月初,才奉令撤出战区。不久,因功升任营长。1935年,随部进驻江阴、常熟一带,构筑江阴——无锡一线及苏州——常熟——福山一线防御阵地。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朱赤任国民党陆军八十八师二六二旅三团团长。“八一三”淞沪会战打响后,该部奉命调到上海,于闸北八字桥一带设防。日军多次向闸北防区发起猛烈进攻,由于朱赤早有戒备,精心策划,指挥有方,沉着应战,在这次抵御强敌的战斗中建立奇功,率部攻占日海军司令部,被晋升为该师二六二旅少将旅长。
10月26日晚,国民党50万大军奉命转移,朱赤所率二六二旅五二四团团长谢晋元,亲率第一营400多人固守四行(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仓库,并负责掩护大军撤退。该旅其余部队由朱赤率领撤退,于11月上旬到达南京,参加南京保卫战。开始驻在中华门兵工厂,不久奉命固守中华门雨花台右翼阵地,建筑工事,阻击敌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