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4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 (第2/3页)



    真正的优点在于,兵农合一的模式下,日常维持成本极低,且不容易造反。

    府兵平日里就分散在各个村落中,日常务农、研习武艺,没有战事轻易不得召集,将领只能负责指挥。

    召集的话也需要走一套十分繁杂的流程。

    比如高羽设立的折冲府,就是个管理机构,并没有兵权,没有特殊情况,折冲府的校尉、都尉都不得擅自接触府兵。

    高羽暂时的想法是在天策府下设立一个总揽府兵事务的机构,由木兰、羊侃等人一同管理。

    若要召集府兵,需要有木兰、羊侃等人共同的签字画押,又或者说是最少有两人共同出面,手持印信才能征调府兵。

    高羽在军中的威望毋庸置疑,尤其是从洛阳带来的三千六百人就是他绝对的铁杆,但随着自身势力的扩展,他不可能任何事情都亲力亲为。

    那就只能重用心腹之人,并且必要的制衡手段也得用上。

    并非是不信任,制衡本质上也是对心腹的一种保护。

    若是上头对一个人完全不设防,反而会让这人胡思乱想。

    高羽却摇摇头,“得留有足够的禄田和恤田,南青州的步子可以迈开一点,剿灭流民后,暂时先设立二十个折冲府。”

    历史上的从宇文泰一直到隋唐,府兵制是以关中而控天下。

    高羽眼下的基本盘注定就是在青州、南青州,光州这一块,以山东之地控天下。

    若是一切都顺利,三十五个折冲府,那就是三万五千府兵,算上辅兵的话,高羽大致能够轻松的拉扯出一支七八万规模,且训练有素的部队出来。

    随行的还有贾思勰。

    南青州有着大量的荒地,要开垦荒地,让荒地迅速改造成良田,就得大规模的推广堆肥。

    在高羽的帮助下,贾思勰也已经将‘曲辕犁’给捣鼓出来,若是能顺利推广,亦能提高不少收成。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高羽此番定下的计划就是。

    爆兵外加提高农业生产,那些基层教育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可以稍微放缓一点点。

    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