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府兵or卫所? (第3/3页)
成为连狗都嫌弃的地方。
“郎君虽然提出给予田地作为奖励,然……土地终究有限,到后面怕是难以为继,且永业田在府兵手中,就怕最终会被兼并,致使大量府兵破产。”
府兵制就是对大魏兵制打了个小补丁。
从简单的免赋税和战利品激励,多了一个步骤,那就是给田地。
分为永业田,口分田。
前者是完全赠予给府兵的私田,口分田则属于是府兵死后可以收回的土地。
这样就能避免,当没法通过战争对外掠夺战利品的时候,府兵们不至于完全失去收入来源,有田地里的收成可以当一个保底机制。
高羽点点头表示认同。
崔暹等人一眼便看出了府兵制最大的隐患。
实际土地扩张的速度很有可能跟不上实际对土地的需求量,且……最大的隐患莫过于土地兼并,导致大量府兵破产,府兵破产之后,战斗力就难以为继。
这也是过了初唐的扩张时期后,府兵制很快便衰落的重要原因。
“那你们觉得该如何呢?”
崔暹迟疑片刻后开口道,“依我来看……不如将所有土地都收归天策府,不给永业田,全部都给口分田,身强体壮者为战兵,体弱者负责农业生产以及各种杂活……”
嗯?
高羽一愣。
这听着不就是大明的卫所制度么?
卫所其实也是对府兵制打了个补丁,永业田不够分?
那就不给永业田,全部都是口分田。
就相当于皇帝成了天下最大的地主,卫所的军户们全都是皇帝的‘佃户’。
高羽也没有想到。
自己就提出个府兵制的框架,没想到崔暹他们居然根据其中的弊病,反倒是琢磨出了卫所制?
果然是一群聪明人啊!
颇有一种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的快感。
“确实有诸多的弊病。”
高羽并不否认。
自古以来,多少聪明人对人类社会的运行制度进行摸索。
最终的结论就是没有完美的制度,只有适合实际情况的制度。
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
社会在变,需求也在变,制度也要相应的改变。
无非就是旧有制度会催生出一大批利益团体,制度的改变会损害他们的利益,所以旧有利益团体会成为改革最大的阻力罢了。
“然而……哪有十全十美的策略呢?”
“无非都是权衡,取舍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