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2章 大军开拔,北上!(第二更,求首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2章 大军开拔,北上!(第二更,求首订!) (第2/3页)

王、可汗请随我来……”

    而达奚武和厍狄干趁机来到高羽的身旁。

    “高郞!”

    “见过高郞。”

    达奚武神情激动,语气也更为亢奋。

    厍狄干则沉稳许多,不急不躁的抱拳行礼。

    高羽当即回礼,不免也有些好奇,“你二人不是已经入了禁军吗?此次怎会前来?”

    达奚武笑着解释,“去年我二人便又被江阳王调回中军了。”

    哦?

    “原来如此。”

    高羽略作思索便反应过来,无需达奚武多做解释。

    去年正好是元乂发动政变的日子,他已经掌控禁卫,自然要遣心腹去彻底掌控中军才能安心。

    达奚武和厍狄干本就勇武,又是中军出身,派过去最为合适。

    其中内幕不便明说。

    达奚武眼见高羽反应如此快,亦不由暗暗心惊,高郞果然聪慧不凡。

    宴会上除了高羽,斛律金也在,毕竟他已经得到杨钧的军令,让其召集部众里能战的骁勇之士随同北上。

    元孚带了几名属官。

    行台这个职务,其实就可以视作是一个临时的移动‘尚书省’,被称为行台的人,总揽当地一切军政大权,其麾下属官也是完全按照尚书省来设立。

    同样设有,左右仆射,行台丞……

    组织架构极为完善。

    而在宴会结束后。

    高羽本想将厍狄干和达奚武带到自己府上再好好招待一番。

    却被一儒雅的中年文士叫住。

    厍狄干和达奚武连忙行礼,“见过左仆射。”

    高羽也跟随行礼。

    这儒雅的中年文士,高羽有些印象,之前元孚做过介绍,称其为崔彦玄,就是不知出自清河崔氏还是博陵崔氏。

    崔劼看了看高羽,更为细致的自报家门,“我出自清河崔氏。”

    清河崔氏?

    高羽不由反问,“不知左仆射与车骑大将军、大司徒崔公是何关系?”

    “乃是家父。”

    高羽连忙追问,“崔公近来可好?”

    崔劼叹了口气,摇头道,“家父……家父去岁偶然风寒,归家将养了数月,虽愈,然毕竟年事已高,精神渐颓,食亦锐减,我来时,精神倒是好了些许,还嘱我问二郎近来情状,可有议婚呢。”

    闻听此言,高羽脸色不由赧然,他可没想到他这种小人物,竟然还能得到大司徒的关心,毕竟他这两年可没关心过人家。

    于是惶恐道。

    “岂敢!岂敢!小子何德何能,能得大司徒挂碍!崔公乃我大魏柱石,汉家栋梁,大魏历代先王自会庇佑,据其安康,若有机会我定当去洛阳亲自拜见。”

    崔劼微微一笑,“家父已经回清河了。”

    高羽脸色不由有些尴尬。

    崔劼也看出高羽三人要结伴而出,他倒也没有继续跟高羽谈下去。

    当即拱手与三人道别。

    高羽带着厍狄干和达奚武来到自己府邸上,唤家仆备好美酒、好肉,又唤来府上的美姬跳舞助兴。

    几杯酒下肚后。

    高羽主动询问,“怎么不见天宝前来?”

    “天宝身体有疾,回秀荣休养去了,无法随军出征。”

    身体有疾?

    自己阿哥也是用的这个由头,就是不知道尔朱荣是真有疾,还是假有疾。

    …………

    阿那瓌屏退左右,独自一人坐在营帐内。

    秃突佳和乙居伐刚才已经替他清点完毕,满打满算也就堪堪四万挽弦。

    北魏虽然给予不少粮草、军械支持,但人却给的很少。

    仅有三千中军,怀朔这边杨钧给他的答复是高羽麾下五百士卒,斛律金麾下两千五百部众,加在一起满打满算也就六千,不过这六千士卒,皆是勇士,他亲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