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巡游 (第2/3页)
如蚊子般轻嗯一声。
“你呢?”
李泽岳问道。
陆姑苏轻轻道:“我也是。”
“是什么?”
李泽岳目光炯炯,追问。
陆姑苏嗔怪地看了他一眼,犹豫了一下,还是踮了踮脚尖,在他的耳边,柔声道:
“喜欢殿下。”
少女的温热气息萦绕在耳边,让李泽岳心头一热,再次抱住了眼前的姑娘。
“你且在江南等着,待到圣旨下来,便去蜀州等我。”
……
八月。
蜀王出金陵城,开始回京前的最后一次巡游。
白鹿堤。
两个月的时间,让这座内部早已中空的大堤逐步恢复了应有的功能。
两个月前,张回以白鹿堤为诱饵,将李泽岳一行人吸引至此。
当时,李泽岳便惊叹于这是大堤的雄壮与伟大。
一堤之力,扼守三江口,贯通大宁南北漕运,是大宁命脉的咽喉要道。
一日之内,有无数的船只南来北往,站在大堤上,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船只,心头不由便会涌起一股豪迈之气。
这座大堤,为大宁的民生与经济作出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
修筑这座大堤,张回用了十年。
这是以凡人之力在世间制造的奇迹。
大堤前,曾有石碑立于此,记载着张回建造此堤的功绩。
如今,已经被推平了。
深受百姓爱戴的张大人,如今已成为人人喊打的乱臣贼子。
李泽岳的眼神有些复杂。
防洪排涝、护卫农田、旱涝保收、稳定航运、贯通南北……
这是实打实的功绩,支撑着江南的稳定与繁荣。
它养活了无数百姓。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经过历朝历代的修缮,这座大堤可以传承千年。
“他真的很厉害。”
李泽岳站在大堤上,望着下面的民夫,喃喃道。
陆姑苏站在他的身旁,轻轻点了点头:
“在我小时候,张大人便是江南道巡抚了。他治下的江南,真的很不错,政坛党而不乱,民生稳定,这里的百姓们能过上现在的日子,有一部分是承了他的恩惠。”
“功与过,孰大?”
李泽岳叹了口气,随后摇了摇头。
若是青回堤洪水彻底爆发,江南就完蛋了,死亡人数与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江南一乱,后方不稳,边关也必然会出大事。
他不能站在现在和平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殿下,听说蜀地也有一座那么厉害的大堤?”
陆姑苏牵起他的手,笑吟吟地问道。
李泽岳回过神来,嘴角出现一抹笑意,微微颔首:“是啊,川主堰,想来应当也是极为壮观的。
到时候,我们一家去看看,祭拜下当年的李家父子。”
“好啊。”
陆姑苏点了点头。
李泽岳又带着陆姑苏在堤上转了转,随后道:“走吧,咱们去江都,去见一个人。”
“谁啊?”
陆姑苏好奇道。
“一个……十三衙门真正的男人。”
……
江都,斯县。
这是一处墓地,一个坟头立在那里。
普普通通的石碑上,上面刻着名字。
吕厚。
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捕头,六品武者,在江都府任职已久,没破过什么大案,也没犯过什么大错。
可,如今的江南还能如此的繁荣稳定,却是长眠于地底的这个捕头,以生命换来的。
有妇人带着孩子跪在墓前,哭泣着。
李泽岳和姜千霜站在他们身后,再往后,是绣春卫与江都府十三衙门官员。
陆姑苏和晓儿远远地站在马车旁,望着那处。
妇人和孩子是吕厚的妻儿,等他们上完香,又转过身,向李泽岳磕了个头。
李泽岳没动,受了这一礼。
自己给了他们很重的抚恤,他们不懂自己的丈夫父亲立了多大的功劳,他们只知道眼前的年轻人是大官,给了他们很多钱,如果他们不跪,他们心里会不安。
李泽岳弯下腰,对妇人道:“大嫂不要心疼银钱,尽管供孩子读书,顿顿让他吃肉,江都府衙门年年都会有恤银送来,你们不必担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