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79章 人间无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79章 人间无数 (第2/3页)

巧,编绳祈福,折喜鹊。

    穿针乞巧,便是把七根针扎在土豆上,用五色线去穿,穿这七根针的孔,看谁穿的又快又准。

    投针验巧,便是把一碗水放在太阳下,用几根针投入水中,看碗底的针影,若是笔直的,便是验巧失败,若是其他图案,便是验巧成功。

    至于编绳、折喜鹊,都是顾名思义。

    妃子们和小姐们玩的兴高采烈,一开始还有妃子顾及身份,有些放不开,可在小姐们的带领下,一个个拿着针线玩的不亦乐乎。

    赵清遥一开始并没有参与,只是坐在太后身边,陪着老人家。

    耳边不断传来杨敏“不行不行重来一遍,我就不信穿不过去”的赖皮声。

    几个小姐妹发现赵清遥没有动静,便兴冲冲地拖着她去玩。

    然后,赵清遥捻着一根线,也没看见她手上有动作,嗖一下完美穿过了七个极小的针孔。

    再然后,赵清遥捻着五根针,随便一甩,甩进碗里,碗底影子便是喜鹊的形状。

    小姐妹们这才面面相觑,想起了赵清遥观云境女剑仙的身份。

    对她来说,游戏有些太简单了。

    然后她们就不搭理赵清遥了,自顾自地穿针引线去了。

    太后坐在亭子里,折着喜鹊。

    她的手上布满了老人斑,但依旧灵敏,赵清遥甚至都没看清太后手上的动作,一只美丽的红喜鹊就跃然而出。

    “奶奶,你真厉害。”

    赵清遥咂着嘴道。

    雁妃在一旁编着绳子,她笑着问道:

    “遥丫头不会折吗?”

    在婆婆面前,赵清遥有些羞赧地摇了摇头,她只会用剑。

    “来,我教你。”

    雁妃放下手上的编绳,拿起一张彩纸,手把手开始教起了赵清遥。

    整整一上午,东宫内欢声笑语不断。

    到了中午,妃子们才各自散去,

    太后陪着小姐们在东宫里用了午膳,随后回了养心殿。

    随后,小姐们又陪着太子妃说了整整一下午的话,到了傍晚时分,她们又浩浩荡荡地出宫了。

    在出东宫的时候,

    赵清遥又看到了那位名为陆瑜的年轻官员。

    与早上的身形挺拔有些不同,此时的他脑袋耷拉着,背影萧索,看起来似乎很是疲惫。

    赵清遥想了想,认为他应该是累了。

    毕竟,他在东宫书房里待了一天,应当是在忙政事吧。

    傍晚,几个小姐妹们去了雪松居,店小二给她们安排进了李泽岳的专属豪华包间。

    店小二:笑话,真当我不认识老板娘吗?

    赵清遥做主,开了两瓶李泽岳的藏酒,极为大方地请小姐妹们喝。

    人人微醺之后,赵清遥透过雪松居宽大的窗户,看向了灯火辉煌的京城。

    此时已入黑夜,繁星漫天。

    但乾安城内,

    人流如织,金碧辉煌。

    京城没有宵禁的日子很少,京城百姓们纷纷带着家人,出来逛街热闹热闹。

    各家店铺酒楼都挂上了彩灯,吸引着客人的眼球,店小二大声地招揽着来往的行人,喧闹之声弥漫在整个京城上空。

    摊市已经摆在了街上,各式各样的乞巧物件,吸引着小姐们的眼球。

    几乎每条街道都布满了行人,几乎整座城池都成为了彩灯的海洋。

    灯火绵延,以朱雀大街为轴,直至皇宫,煌煌乾安一百零八坊,如梦如幻。

    这是一座永不沦陷的城池,是真正的繁华与祥和。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楼下大厅似乎有人喝醉了,大声吟诵着词王爷的诗。酒客们拍手叫好,纷纷应和着,举杯共饮。

    小姐们吃完了晚餐,走出酒楼,出去逛街。

    “真热闹啊……”

    明婉走在赵清遥的身边,抬眼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以及五光十色的彩灯。

    赵清遥笑着点了点头。

    她们此时走在繁华的水香街上,最南头便是春归楼,再往南,便是穿城而过的玉河。

    在拥挤的人群中,赵清遥注意到了一个摊子,只有一个女子静静坐在那里,她看起来很年轻,却梳着妇人发饰。

    她的摊子上摆着手工的精致乞巧物件,似乎是想叫卖的,但张了张嘴,又缩了回去。

    “去看看?”

    明婉注意到了赵清遥的眼神,问道。

    赵清遥点了点头。

    几个姑娘兴致勃勃地围上了那个摊子。

    一下来了那么多人,摊主似乎有些惊讶,她环顾了一圈,发现都是穿着华丽衣服的贵小姐,身旁还有凶神恶煞的护卫们,不禁有些紧张。

    这摊主看起来也就不到二十岁的样子,比她们年纪大不了多少,身着布衣,模样清秀,看起来很是干净。

    她的摊位前,手工的乞巧物件很是精美,用绳编的,用纸折的,用泥捏的,有喜鹊,有鹊桥,还有自己做的灯笼,以及一些巧果。

    显然是一个手很巧的年轻妇人。

    “这个泥人真好看啊,这位姐姐,怎么卖的?”

    杨敏伸手拿起一个背着担子的小泥人,显然就是迷你版的牛郎。

    “这、这个两文。”

    年轻妇人犹犹豫豫地说道,声音很小,眼神还有些躲闪,似乎是觉得自己要价两文有些贵了。

    “嘿嘿,两文不行,我给你一贯钱,我买东西买的就是价格,便宜了我还不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